全国爱卫办开展“迎新春”爱国卫生专项活动
转载全文如下:
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迎新春”爱国卫生专项活动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办: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较平稳,但病例仍时有发生,随着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临近,人口流动增加,防控工作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营造干净整洁、健康有序的良好社会氛围,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全国爱国办决定开展“迎新春”爱国卫生专项活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一)主题:“建设健康家园 共享健康佳节”
(二)时间: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
二、活动内容
各地要以“讲究卫生、清脏治乱、防制病媒”等为重点,大力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夯实疫情防控群众基础,营造卫生整洁、文明有序、健康祥和的节日环境。
(一)持续推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着力推动健康人群培育,涵养健康文化。要积极开展“健康科普进企业(单位)”活动,重点针对口岸、机场车站等窗口单位,超市、商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冷链运输管理、食品生产经营等重点行业,做好传染病防控尤其是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引导做好卫生清理、消毒和个人防护。要利用学校春节假期前教育,开展一次“健康科普进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做好个人卫生,坚持健康生活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成员摒弃不良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二)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各地要在节前集中部署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聚焦边境口岸地区、铁路公路沿线、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建筑(拆迁)工地、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彻底清理公共场所、社区庭院、楼道房顶、绿化带的卫生死角和杂物,清运积存垃圾,不断强化环境卫生管理。要广泛动员群众自己动手,积极开展“迎两节”环境卫生大扫除,对家庭室内外环境和小区庭院进行一次大清理,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要针对两节期间机场车站等人员流动性大的聚集场所,重点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及时做好保洁清扫,并加强重点部位消杀,切实降低疫情通过外环境传播的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放心出行。
(三)全面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各地要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组织群众等多种方式清除“四害”孳生地,从源头上控制并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北方地区要以灭鼠为重点,强化各类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坚决避免出血热、鼠疫等发生。南方地区要利用冬季蚊虫活动能力弱、抵御能力差、聚集范围集中的灭蚊最佳时期,统一开展消灭越冬成蚊及蚊卵活动,有效遏制明年夏季蚊虫孳生和成蚊密度。北京市、河北省及其周边省份要全力以赴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工作,以涉冬奥场所及周边区域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病媒生物孳生的重点场所,组织专业人员做好病媒消杀工作,确保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
(四)全力营造无烟节假日氛围。各地要持续开展控烟宣传,充分发挥权威专家作用,提升社会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号召大家摒弃送烟敬烟等陈规陋习,在节假日期间聚会中自觉做到不送烟、不敬烟、少喝酒,营造健康自律的节日氛围。要大力宣传不吸烟是文明行为,不让别人吸二手烟是社会道德行为,推动形成不在他人面前吸烟、勇于拒绝二手烟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广大群众度过一个无烟的健康佳节。北京市、河北省要进一步做好无烟冬奥保障工作。
三、活动要求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当前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迅速行动,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清单和责任分工,着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确保“迎新春”爱国卫生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地爱卫办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与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活动,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良好社会氛围。活动期间,各地要及时整理并上报专项活动中的工作亮点和动态等信息,全国爱卫办将适时以工作简报、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对各地活动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全国爱卫办
2021年12月22日
陕西省政府出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
上海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集中行动
为进一步做好“迎元旦、迎新春”冬春季疫情防控,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于12月23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集中行动,通过发放95万份“迎新防疫专刊”,组织“十大商圈”响应、“百个街道”清洁、“千家物业”“千个工地”“千座公厕”行动、“万名城管”宣传等活动,让广大市民更好掌握个人防护科普知识与技能,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群众基础。
行业总动员:构筑社会大防线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介绍,此次集中行动结合全市周四大扫除活动,落实好城乡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截至12月23日,上海共开展冬季疫情防控科普宣教5000余场次,开展不卫生行为巡查和劝阻逾1.2万次,发放宣传资料28.8万份。各区动员16.9万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动员9600余家单位开展环境清洁活动,共整治集贸市场800余个,提升3700余个建筑工地的环境卫生水平,清洁老旧小区5300余个,清理背街小巷3200余条,清洁农村人居环境逾1.4万处。
同时,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聚焦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加强沿街商户日常检查,指导督促其落实人员佩戴口罩、测温、通风、消杀等防疫措施;加强农贸市场、菜场、隔离酒店、地铁出入口等重点场所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乱扔垃圾、乱丢废弃口罩、生活垃圾不分类等行为;加强街面环境整治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违法占道贩卖活禽、野生动物、违规设置食品摊点等行为。
此外,环卫部门积极落实公厕防疫,强化公厕管理要求,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洗手液充足。加强公厕内便器洁具、各类扶手和把手、保洁工具、接触式冲水按钮、水龙头和水池、洗手液盒、手纸盒、废纸篓等重点部位消毒,人流量较高时酌情增加消毒频次。加强人员防护管理,建立管理人员健康“日报告”制度。推进深度保洁工作,要求有条件的公共厕所应根据建设等级和实际情况,采用高温、清洁剂等方式进行深度保洁。
全民齐行动:冬春防病更硬核
本次集中行动期间,《上海大众卫生报》特别制作95万份“迎新防疫专刊”,在全市范围内发放。内容包括防疫重点健康提示、健康科普“连环画”、“市民健康生活新风尚25条”及个人防护宣传等科普视频二维码。其中,健康科普“连环画”通过卡通人物在一天内的不同场景,对个人防护与健康生活“敲黑板、划重点”,帮助广大市民冬春多病共防,健康生活共享。
与此同时,沪上著名商圈将利用大型商场、超市内电子屏,集中、滚动播放疫情防护公益宣传短视频和电子宣传海报。在商场、超市出入口(体温测量点)附近,摆放易拉宝或张贴宣传海报、安排专人发放“迎新防疫专刊”,引导市民关注“一米线”“三件套”“五还要”“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离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主动就医”等疫情防护知识。
200 多个街镇积极响应,动员2.1万多家各类单位、5000多个居村委、1.1万余个居住小区、10万余位志愿者积极落实冬季爱国卫生运动,营造良好的健康卫生氛围,以增强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培养全社会公共卫生习惯。2000 多家物业管理企业配合城管执法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广大志愿者,发放“迎新防疫专刊”,引导广大居民、市民增强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住建部门动员1500余个建筑工地项目管理人员,做好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工作,并组织开展以工作生活区为重点的环境清洁活动。绿化市容部门组织2800余个环卫公厕,强化厕所清扫保洁、消毒消杀、卫生知识宣传。此外,城管执法部门组织4600余位城管队员,深入沿街门店、农贸市场、交通枢纽等场所,结合日常巡查工作,宣传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等知识,以提高群众认知度、参与度,营造干净整洁、文明卫生的城市环境。
聚焦精细化:提升健康软实力
下一阶段,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整治组、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将围绕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依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爱国卫生工作网络,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基层,坚持点面结合、城乡同步,通过抓住“全面”、紧盯“重点”、扎实“早防”,在全市城区、农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夯实卫生防病基础。
紧盯关系市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本市将集中力量抓好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集(农)贸市场、环卫设施、建筑(动拆迁)工地、沿街商户等七类场所的卫生管理。同时,抓好集(农)贸市场、小餐饮店、小熟食店、小理发店、早夜市餐饮点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督促落实好环境清洁、人员防护、环境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着重加强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以及海鲜、肉类、水产摊位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及时密闭收运垃圾,坚决制止活禽销售。全面排查市场给排水设施和室内温暖环境,做好越冬蚊虫控制。推进建筑工地全面环境卫生清洁消毒,规范整洁围挡及出入口,加强工地“除四害”活动。
此外,组织各区、各街镇坚持日常防制和集中防制、专业防制和常规防制相结合,开展以杀灭越冬蚊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爱卫运动,信阳、南阳推动环卫工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