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环卫工,女神节快乐!
作者abc:环卫微视界
2022.03.08

 

随着三八妇女节(女神节)的到来,很多职业女性都获得了或多或少的休息时间。但是,总有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在繁忙的工作中坚守,在节日里默默无私的奉献。没有节假日的她们,在今天显得格外忙碌,她们是伟大的“城市环境守护者”、“城市美容师”,也是女神节里最可爱的环卫人!
 

致敬环卫工作者,致敬环卫工人们,一起看看有关环卫女神的这几个案例吧!
 

坚守在化粪池旁的女汉子杨琳

 
 山东省文明办主办,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明办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济南市城管局城肥一处女子清疏班班长杨琳,荣获“山东好人”荣誉称号。
 

 
杨琳,九年多来默默坚守在化粪池旁,九年的光阴,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做城市“大管家”,市民“好家政”为目标,扎根一线服务群众,杨琳始终奋战在城肥清疏一线,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发扬“舍得一身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奉献精神,坚持把辖区当作家,把居民当亲人,用真心和耐心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中,她充分发挥“绣娘”精神,对辖区内容易堵塞外溢的部分化粪池进行摸底调查,变事后清堵为事前清疏,并对传统城肥清疏问题梳理破解,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杨琳工作法”:一“服务”、二“勤奋”、三“标准”、四“协调”、五“必访”,促进清疏服务标准有了质的提升,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面对新冠疫情,她义无反顾地选择负重前行,主动请缨到防疫控疫最需要的一线去,全力筑牢疫情防治坚固防线,防疫控疫之余,她带领女子班姐妹冒着粪口传播的危险,全力做好楼房化粪池清疏工作,帮助辖区居民解决生活中“天大的小事儿”,让居民安心居家抗击疫情。她积极向武汉疫区捐款,还自己出资筹集了医用丁腈手套、消毒液、医用酒精等价值近千元的防疫物资捐赠到服务对象裕园社区,帮助她们共渡疫情难关,用实际行动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职责。

 

 

 

 厦门这个环卫工人,获全国女性最高荣誉

蔡月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自2004年走上环卫岗位以来,蔡月英已经扫马路18年了,她从一名环卫工人成长为组长,也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蔡月英所在的嵩屿管理站负责海沧60多条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凌晨4点,蔡月英就和工友们准时开工,每天至少要徒步六七公里进行清扫,碰上雨天,树叶都粘在马路上,半天就要用坏一把扫帚。夏天,她从所负责的路段到中转站一趟又一趟来回清运垃圾,一天要湿透四五套衣服;冬天,她和工友们都准备一大壶热水,冻得不行了,就喝几口水暖暖身子,一天下来,浑身酸痛,经常连腰都直不起来,手脚冻裂、起泡是常有的事。
正因为有一支像蔡月英这样的环卫工人队伍努力提升城市“颜值”,使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取得优异成绩,海沧区成功实现全市市容考评“六连冠”。
 

 

蔡月英告诉记者,得知自己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时,她很惊讶。她感慨,只要踏实肯干,一线环卫工人也能获得全国女性最高荣誉。这份荣誉很重,也更坚定了她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把环卫工作做得更好的决心。蔡月英是今年全省唯一通过社会化推荐渠道当选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同时也是我市继陈鸣宇、水草(陈素珍)后,第三位通过社会化推荐渠道当选的全国三八红旗手。
 

爱“绣花”的环卫铿锵玫瑰

 
聂霞是合肥市包河区城管局环卫中心唯一一位女性环卫收集车驾驶员,也是一名80后环卫人。她入职环卫工作一年多来,以其自身的优势认真做好“绣花”工作,得到了单位和同事的认可,也被同事们推选为厨余垃圾收集班组副班长。
 

 
合肥市包河区是安徽省率先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城区之一,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开展之初,缺少以往收集经验总结的借鉴,该地的分类收集工作便需要在边探索边实践中开展开来。在日常分类收集中,垃圾收集工作人员发现垃圾收集点的厨余垃圾成分不纯,含杂着塑料袋、纸屑等非厨余垃圾,这并不符合厨余垃圾收集的要求,厨余垃圾处理后端也会常常反馈垃圾不纯的问题。当地环卫部门了解情况之后及时找到垃圾收集作业人员开展座谈,共同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单位为每台收集车配备一个夹子,利用夹子分拣。虽然会增加我们的工作量,但万事开头难,我们一起克服克服。”经过聂霞的讲解和大家一番可行性的讨论之后,她的提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随后厨余垃圾收集人员利用分拣器将非厨余垃圾一点一点分拣出来。慢工出细活,通过聂霞和同事们的细致分拣,包河区的厨余垃圾纯度提升了上来。
 
随着当地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为更大程度的提升厨余垃圾收集量,上级部门需对各街镇的厨余垃圾量进行考核。在称重系统还未安装使用前,怎样确定各小区的垃圾量是一个难题。当地城管部门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后,决定通过出桶的垃圾桶数和每桶的垃圾量来确定厨余垃圾总量,超过一半以上为一桶,超过三分之一算半桶,未超过三分之一不计算。
 
“这个小区有两桶厨余垃圾。”聂霞一边数桶、一边拿个本子记录下来。她每天要负责四五十个垃圾收集点,都会认真记录下来垃圾点的桶数。不仅如此,其他收集人员还需要把他们各自收集的厨余垃圾点的桶数报给副班长聂霞,聂霞再把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我是女同志,这种记录的活我还是比较在行。”聂霞一边登记同事们发来的数据,一边讲解。“收集人员基本是按照街道来收集,我们事先把垃圾点按照街道划分好,对照街道的垃圾点一个一个来填数字,这样就不会遗漏了。”聂霞和同事们细致认真地填写数据,在称重系统还没有安装启用前,较为准确的确定了厨余垃圾量,方便了上级部门考核,大大的提高了各街镇和垃圾分类点的分类积极性。

 

— — — — — — — — — — — —

 
声明:本文来自舜网(记者:向甜明)、厦门日报(记者:张玲玲)、央广网(记者:许秋韵)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后转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问题或相关事宜,请联系0531-81219099,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