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清远是粤北生态屏障重要区域,被誉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全市人口397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850吨/日。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役8座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2350吨/日(含应急处置能力700吨/日)。清远市对生活垃圾处置重视不够,焚烧处置项目推进不力、渗滤液收集处理不善、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垃圾违法倾倒多发频发。
二、主要问题
(一)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填埋场不堪重负
2008年清远市开始谋划推进城区垃圾焚烧项目,2011年该项目列入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建设重点任务,要求2015年底建成投运。但项目一拖再拖,前后历经12年,12次选址,直至2020年7月主体工程才正式动工,2021年6月才点火试运行。受此影响,清远市青山生活垃圾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行,实际日处理量1100吨,超设计能力57%;实际填埋量413万立方米,超设计库容27万立方米,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问题突出。2018年3月,青山填埋场库满停运,城区每天大量垃圾临时长途转运到英德、佛冈、阳山等市县应急处理,前后持续153天,转运垃圾多达12万吨,给周边市县带来较大环境压力。
图1 2021年8月31日,无人机航拍的青山垃圾填埋场全景图。填埋场已经库满停运,大量渗滤液积存在厂区,环境安全隐患突出
(二)渗滤液大量积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清远市8个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约1800吨/日,但处理能力只有1400吨/日,实际处理量仅有1194吨/日。由于实际处理能力严重不足,违规外运和场内贮存数量巨大。2018年以来外运处理累计高达55.1万吨,截至目前仍积存14.36万吨。
其中,青山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产生量1100吨/日,实际处理能力仅500吨/日。由于处理能力不足,场内积存渗滤液3.7万吨,环绕填埋场周边大大小小的5个收集池全部库满,近期又不得不在填埋场外新建2个收集池。同时,该填埋场长期通过槽罐车,将渗滤液违规转运至多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仅2018年以来已累计转运38.4万吨,目前每天仍有500吨左右渗滤液外运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现场督察发现,该填埋场污水收集不完善,填埋区覆膜多处渗漏,场区撇洪沟外排水氨氮浓度69.2毫克/升,超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限值1.77倍。督察进驻后,当地政府仓促增建一套膜处理设施对渗滤液处理站废水进行处理。
此外,清远市8个垃圾填埋场中有5个存在地下水超标问题,其中佛冈县垃圾填埋场2020年3月填埋区防渗膜破损,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7月份现场监测发现氨氮浓度仍高达47.6毫克/升,超地下水Ⅲ类标准94.2倍。
(三)非法倾倒事件多发,整改处置敷衍潦草
近年来,清远市多次发生生活垃圾非法倾倒事件,2018年以来已累计发现倾倒案件121件。一些生活垃圾经常和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工业污泥混杂一起倾倒在田间地头、山坳矿坑。2019年7月,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利维石场借土地复垦之名,将大量生活垃圾、工业废旧塑料垃圾混杂在建筑垃圾中倾倒,直到2020年8月媒体曝光后才停止,累计倾倒垃圾量超60万立方米。受垃圾渗滤液污染影响,倾倒区东侧10万多立方米的矿坑积水呈黄绿色,散发明显臭味,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高达411毫克/升、56.2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9.6倍、55.2倍。直到2021年4月,龙塘镇才开始整治,督察进驻前才处置完毕。
图2 2021年4月,督察组暗查时用无人机拍摄的利维石场受污染矿坑积水,水体呈黄绿色,散发明显臭味
2020年3月,清城区石角镇九腌村将十余亩耕地出租,非法接纳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污泥等混合固废就地倾倒,总量约4万立方米。2020年底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既没有认真追查垃圾倾倒源头,也没有对倾倒场地进行评估,仅在场地一角挖取500多吨垃圾转运处理,就直接覆土复绿,引发周边群众强烈不满。
图3 2021年8月28日,督察组对九腌村耕地倾倒的垃圾进行挖掘
图4 2021年8月28日,督察组对九腌村耕地倾倒的垃圾进行挖掘
三、原因分析
清远市对生活垃圾处置重视不够、决心不足、办法不多,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较多。清远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对垃圾填埋场运行监管不力,渗滤液处置风险管控不足,非法倾倒打击不力,处置敷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一、基本情况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住人口400余万,日产生活垃圾约3400吨。《湖北省“十三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平原地区、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优先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督察发现,孝感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现象普遍,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力长期不足,渗滤液直排行为时有发生,污染外环境。
二、主要问题
(一)规划项目建设滞后,渗滤液大量积存
孝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积存问题十分突出,目前仅孝感城区、汉川市、安陆市和云梦县4座填埋场积存的渗滤液就超过21万立方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根源在于规划项目建设严重滞后。孝感市“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5个垃圾焚烧项目,截至目前,拟在云梦县、安陆市建设的2个垃圾焚烧项目流产,其余3个项目均进展滞后。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填埋日处理能力缺口近千吨,实际填埋量超出设计处理能力50%,生活垃圾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行。加之部分垃圾填埋场未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进行填埋作业,填埋库区雨污分流不完善,导致渗滤液成倍增长,渗滤液处理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汉川市“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垃圾焚烧项目一拖再拖,至今仍未确定实施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长期严重不足。从2019年开始,汉川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实际处理量超过850吨/日,最高达1400吨/日,超出设计处理能力3倍。垃圾填埋场配套的渗滤液处理能力只是杯水车薪,大量渗滤液长期积存在垃圾填埋区,目前积存量已超过11万立方米,填埋场1/4面积的库区已存满渗滤液,还有部分渗滤液露天积存。云梦县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能力配套不足,超过50%的渗滤液无法处理,占用填埋库区,目前已积存渗滤液3.9万立方米。安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雨污分流不到位,填埋不规范,雨水流入作业区导致渗滤液成倍增长,大量积存在填埋作业区。该填埋场2017年以来先后建设3座收集池露天违规贮存渗滤液。
图1 2021年9月2日,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汉川市生活垃圾填埋场1/4面积的填埋库区存满渗滤液,还有部分渗滤液露天积存
图2 2021年9月4日,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安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渗滤液收集池露天贮存大量渗滤液
(二)运行管理普遍缺位,运行台账弄虚作假
孝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不正常、管理不规范现象较为普遍。云梦县、安陆市两家垃圾填埋场生化系统长期未正常运行,曝气池内无活性污泥。督察组随机抽查台账发现,2021年8月至9月,两家填埋场生化池水质化验数据连续数天基本雷同,造假痕迹明显。安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还违规将安陆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填埋处理,监测显示,该污泥浸出液中铜、镍浓度分别超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0.77倍、6.14倍。据统计,安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仅2021年1—8月就累计填埋工业污泥1777吨。
图3 2021年9月10日,督察组发现云梦县生活垃圾处理厂9月2日和4日的渗滤液处理生化池台账记录数据雷同,造假痕迹明显
图4 2021年9月2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安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违规填埋铜、镍等指标超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工业污泥
(三)渗滤液直排时有发生,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孝感市垃圾综合处理场覆膜多处破损,渗滤液从膜下涌出直排外环境,长期直排至填埋场旁一处面积约120亩的水塘。监测结果显示,外排渗滤液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为204毫克/升、299毫克/升,超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04倍、10.96倍。
应城市西十垃圾填埋场已于2019年封场,环境污染风险却与日俱增。该填埋场建设收集池违规露天存放渗滤液,收集池边排水渠水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为398毫克/升、385毫克/升,超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2.98倍、14.4倍。目前该填埋场渗滤液违规存放量近万吨,已达到收集池库容极限,存在极大溢流风险,环境风险隐患十分突出。
三、原因分析
孝感市及有关县(市、区)重视不够、动作迟缓、履职不到位,对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推动不力,垃圾填埋场运行日常管理缺失,渗滤液长期积存、环境风险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更为重要的是,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垃圾处理不存在技术难点和运营实施挑战,关键产品、技术和各类相关设施在2021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中都可以找到,优秀经验做法在2021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论坛和活动中比比皆是!做不好的唯一原因,就是有关部门不重视、不投入、不学习、不作为,工作不认真、不到位、不负责!
根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安排,针对以上案例,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图片等来自于生态环境部网站,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转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订、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