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厂像花园 甘肃武威如何变废为宝
作者abc:环卫微视界
2022.06.13

 
花香四溢、风景如画,这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静脉产业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说,没人知道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即使说了,参观者闻不到一丝焚烧垃圾的异味。
 
 
6月9日上午,晴空高照,“清洁美丽看河西——2022主流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武威市凉州区静脉产业园。
 
工作人员介绍,武威市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处理后的炉渣产出量只有3%,97%的垃圾都实现了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回收的生活垃圾直接进行焚烧发电,餐厨垃圾通过处理,油脂可以制作生物柴油,残渣进入焚烧发电项目进行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能回收利用制作建材,垃圾产生的渗沥液进入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可用做景观补水及绿化用水。
 
 
负责产业园运营的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曲磊说:“通过这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各种垃圾垃圾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据统计,武威市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已累计接收生活垃圾33.11万吨,焚烧垃圾29.37万吨,产生绿色电力9856.52万度,上网电量8152.37万度,节约标煤约12123.52吨,已处理餐厨垃圾2578.98吨、医疗废物1699.332吨。
 
据了解,2019年9月,武威市凉州区政府与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武威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签署《武威市凉州区静脉产业园PPP项目特许经营合同》,累计投资7.3亿元,项目于2021年6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正式投产,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新建)、餐厨垃圾综合处理项目(新建)、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四个子项目及城乡一体化收转运服务项目。
 
 
武威市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对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餐厨垃圾等各类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 — — — — — —

 
声明:本文来自凤凰网甘肃(记者:高梓文、马斌),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后转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问题请联系请联系1861558173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