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构建“三元共治”体系打造厨余垃圾全链条综合利用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泰安市在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领域先行先试,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厨余垃圾“三元共治”体系,厨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列入全国第二批厨余垃圾处理试点城市项目,年产沼气864万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700吨,节省标煤2100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以前在岱道庵游园里散步,经常看见游园景观湖里有剩菜剩饭,飘着一层油,都是附近商业街饭店偷偷过来倒垃圾。这几年治理好了,环境也清新了,我们来散步也心情舒畅了。”家住华新山水居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口中的景观湖治理好了,其实就是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该局通过抓制度、重环节、强考核,不断强化政府主导力度,着力打造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全链条的厨余垃圾分类闭环工作法。
抓制度重法治,全面建强运行机制。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全链条综合利用工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市城市管理局设立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功能区成立工作机构,建立起党委政府牵头抓总的工作体系。制定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考核细则》《厨余废弃物管理办法》等制度,《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山东省首家对垃圾分类立法城市,垃圾分类标准规范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抓硬件重环节,全面打通分类链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四分类标准,在全市投放分类收集桶3万余个,改造、建设垃圾分类专业收集站、压缩式中转站377座,配备大型转运车、小型分类车1100余辆,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厨余垃圾处理厂2座、建筑垃圾周转处理场3座、危废处理厂1座,分拣中心2处,完善垃圾分类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并安装监控探头1500个。将6300个240升、30升专用厨余垃圾收集桶,按产生量配置到各餐饮单位,实行“餐厨垃圾签署协议上门收集+垃圾中转指导分类集中收集”收运模式,全过程密封“公交化”收运,集中收运率超90%。
抓监督重考核,全面落实目标任务。完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垃圾分类绩效评价,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城市管理等综合考核。建设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智慧化全过程监管,加强车辆运输实时在线管理,确保运输过程密闭、环保,垃圾产生、处置量一致,杜绝“混装混运”。制定《泰安市厨余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运营监管办法》,对厨余垃圾收运路线、车辆、台账、计量、运行监测、处理效果等21个环节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贴挂钩,90分(含)以上为合格,每低1分,按0.5%累计扣除月度处理费用。目前,累计拨付财政补贴5589万元。
健全市场运作体系,实现协同联动处置。通过公开竞标,引入企业投资1.2亿元,建设厨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年处理能力10.8万吨,合同期限30年,采取BOT模式,收运处理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范围内餐厨废弃物。厨余垃圾采用“分选制浆+机械压榨+破碎+提油+协同焚烧+联合厌氧”工艺,年产沼气864万立方米、油脂808吨、沼渣1.44万吨、沼液3.74万吨。
健全专业收处体系,实现环保节能处置。厨余垃圾处置企业与3家专业化厨余垃圾收运公司签订收集运输服务协议,配置专业收运人员160人、专用厨余垃圾回收车21辆、小型电动厨余收运车110余辆。在政府指导管理下,实施“公交式”收运模式,对车辆统一标识,避开交通高峰期,每日按预定线路上门收集3157家餐饮单位厨余垃圾约130吨,做到日产日清。车辆全部安装自动传感器、GIS、GPS、随车视频监控等数字设备,信息实时上传监管平台,监控车辆作业状况和运行路线,避免垃圾外流外溢。
健全产业链条体系,实现资源利用处置。泰安厨余处理项目创新压榨协同处理模式,高效利用两条预处理生产线,对厨余垃圾挤压脱水,形成液相和筛下物,经不同工艺处理,既能提油发电生产有机肥,又能将热值较高的物料焚烧发电,产生的沼渣饲养黑水虻、白星花金龟等虫类,实现整体资源化、协同化处置。在各示范基地,将餐前有机垃圾混合菌种、垫料等形成“堆肥三明治”有机肥料,用于粮食、蔬菜无公害种植。同时,养殖、堆肥过程产生的污水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后的污水可达三类水标准,可直接用于灌溉农田,实现了整个模式的闭环资源化利用。
“仅将餐前新鲜垃圾用于养殖黑水虻或黄粉虫、腐烂垃圾用于养殖白星花金龟这一项,全市年产值近亿元。下一步,我们继续围绕打造餐前垃圾“生态全产业链资源化”处理模式,走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有机垃圾生态型全产业链资源化利用之路。”泰安市有机垃圾生态型全产业链资源化利用模式示范基地负责人张洪喜表示。
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垃圾分类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把垃圾分类尤其是厨余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重点。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政机关、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率先开展,带头推进。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及“楼长制”“街长制”,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多级联动机制。
强化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家庭带动作用。联合山东师范大学、市实验学校合作编撰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教材,出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将垃圾分类、认识厨余垃圾等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教育体系。市教育局与市城管局联合实施“城管进校园”“文明创城·教育先行暨文明好秩序·你我同参与”活动,围绕主题活动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机关干部去家访”活动1000余次,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影响整个社会。
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编印《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垃圾分类图解》等指南,拍摄制作公益宣传片5个,在电视台密集滚动播出,制作大型垃圾分类公益广告636块,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公众知晓率、参与率。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誓师大会,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国46城万人志愿者”活动。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累计深入社区、村居开展宣传培训活动1000余次。在垃圾分类收集站设置宣传展架和分类积分兑换点,通过多种形式激励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我们将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域垃圾分类工作,全力打造全域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泰安模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泰安市城市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泰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军说。

— — — — — — — — — — —
声明:本文来自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厅城管局、泰安市城管局)、泰晟环境等,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后转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问题请联系请联系1861558173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