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山东重磅规划出台 八美共建 重点太多标题放不下
作者abc:环卫微视界
2022.06.24

 

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指导思想提出,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深入统筹实施秀美空间、绿色经济、和谐生态、优美环境、健康安全、美丽城乡、生态文化、现代制度“八美共建”,多措并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
 
 
《规划纲要》近期目标(2025年)为“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美丽山东建设初见成效”明确提出“高品质生活面貌基本呈现。区域城乡更趋协调,基础设施和智慧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形成高品质城乡生活面貌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规划纲要》还提出了中期目标(2030年)和远期目标(2035年)。
 
因《规划纲要》全文内容较多(2万多字),现选摘环卫及固废相关内容说明如下:
 
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以生态修复、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为重点发展环境服务业,培育做强一批环保技术服务企业。
 
在“着力提升环境品质”方面,要求实施环境品质提升战略,统筹气、水、土、海各要素,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途径,突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流域、海域联防联控,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环境品质。提出强化陆岸海污染协同治理,开展海洋塑料垃圾调查,探索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实施海湾、河口、岸滩等区域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建立海洋塑料垃圾清理工作长效机制。提出系统防控维护清洁土壤
 
在“守牢环境健康安全底线”方面,把“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包括:
 
1.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总结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经验,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循环利用水平高、填埋处置量少、环境风险小的长效机制。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威海市引领带动、沿黄9市重点推进、其他城市梯次发展的无废城市集群。到2035年,力争建成全域无废城市。
 
2.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完善省级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标准、规范、技术体系,坚持绿色消费引领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规范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提升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加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大型电商和寄递企业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3.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提升省市两级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技术支撑能力。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配置,加快推进氰化尾渣等长期大量贮存的危险废物清理工作。推进医疗废物城乡一体化处置,优化提升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危险废物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建设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实习基地。深入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与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继续保持打击洋垃圾走私的高压态势。
 
在“统筹建设同美普惠城乡”方面,重点包括:
 
建设现代魅力城市:明确到2025年,全省城乡长期存在的垃圾堆清零,并实现“动态清零”。要求加快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水系统、交通系统、能源系统、环卫系统、园林绿化系统等设施建设规划协同衔接。补齐城市卫生短板,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水平。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体系。
 
持续改善村居环境质量: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因地制宜、扎实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五大攻坚行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打造洁净秀美的村居环境。
 
《规划纲要》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目标和指标。

 

地下水治理修复工程方面,要求以在产化工企业、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等重点污染源区域为重点开展一批防渗改造工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方面,要求实施农业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工程。
 

 

美丽山东建设指标体系中,2025年要求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数量新增16700个;城乡累积垃圾堆清理实现清零。

 

了解更多可阅读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 — — — — — — — — —

 
声明:本文来自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后转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问题请联系请联系1861558173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