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环卫作业装备十年发展记 附申城绿容“这十年”—环卫篇
作者abc:环卫那些事儿
2022.10.21
 

十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提高环卫作业效率和质量,上海市环卫作业装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装备、小机具、新工具等层出不穷,环卫机械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扬尘污染治理 新车型效果显著
 
 

2016年,本市启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在原有的扫路车和冲洗车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了多功能扫路车、纯吸式道路保洁车、喷雾降尘车、清洗吸污车等新型车辆装备,不断提升道路扬尘污染防治能力,本市道路保洁装备“大而全”格局基本形成。

 
环卫车辆换新装 行业展示新形象
 
 
 

2017年,本市环卫车辆启用新型标志涂装,清扫车以蓝、白、绿为主色,清运车则以黄、灰色为主,车身中央有不同标志色来区分垃圾类别。环卫车辆新涂装既满足了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又与城市容貌相协调。同时,也提升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中小道路整治 小机具有大神通
 
 

2018年至2020年,本市连续开展中小道路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沿街店铺较多、人流量较大的中小道路开展污染治理,扫路机、冲洗车、收集车等小型作业机具被广泛应用,本市环卫作业装备向“小而专”方向进一步发展。

 

垃圾分类收运 专车专用有要求

 
 
 

2019年,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为满足专车专用垃圾分类收运的要求,本市垃圾收运车辆有了巨大变革,逐步形成了以压缩式垃圾车为主的干垃圾清运和以餐厨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为主的湿垃圾清运的布局。

 

高标准保洁 十八般兵器齐上阵
 
 
 

2020年,本市启动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工作,推进重要街区、重点区域、重大活动场所等区域达到平面洁、立面净、剖面清的高标准要求,在各类作业车辆和机具应用的基础上,各区又总结、推出了“美容九件套”、“综合保洁手推车”等保洁小工具、小套件。

 

新能源车推广应用 环卫装备再升级

 

 

2021年,本市启动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工作,要求有新能源适配车型的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车辆新增或更新时基本采用新能源车,至十四五末,本市新能源环卫车占环卫车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50%。新能源环卫车的推广应用,为行业的转型、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时代新起点,上海市环卫装备管理部门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和精细管理理念,持续推动本市环卫作业装备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实效,为广大市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靓丽的市容环境。

 

环卫装备只是一部分,申城绿容更多发展,也有专篇,一起看看:

申城绿容“这十年”——环卫篇

 

十年来,上海市环卫行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城市保洁、环境保障、建筑垃圾管理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颜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落实高标准作业  创造高品质生活
 

本市道路保洁行业以“三全四化”为着力点,对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完善标准规范,培养专业队伍,注重机械装备,优化作业模式,以点带面建成“四无一见”式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150块(条),道路保洁机械化率达到96%,市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建管并举强硬件  便民服务优软件
 

“厕所革命”持续推进,通过第三卫生间、适老适幼化设施改造和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免费厕纸、冬季热水洗手等服务,切实提高市民如厕便利度、舒适度。装修垃圾收运模式不断创新,逐步从“临时堆放”向专用箱、预约交付等多元模式转变,乱堆乱放乱收费得到有效治理。文明行业创建显成效,公厕管理与服务行业、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行业已分别连续8年和6年跻身本市文明行业。

 

 
 
科学治理显成效  全程管理促提升
 

十年来,本市建筑垃圾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成效不断凸显。坚持依法治理,修订完善《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等规章,配套发布系列文件。坚持科学治理,依属性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智慧监管,2021年, 14434万吨建筑垃圾得到妥善处置。坚持全程管理,建立完善建筑垃圾收运处体系,全面落实密闭运输要求,努力保障交通安全,非法倾倒处置现象大幅减少。

 

 
编后絮语:上海市是全国超大城市的代表,在全国环卫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样也是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市容环卫工作、垃圾处理领域的领头羊,此次绿色上海推出多篇回顾文章(篇幅所限仍有市容篇未转载,点击跳转),最为关注的环卫装备发展,你是否也有同感呢?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文来自绿色上海公众号
欢迎关注评论留言!
与您一起,聊聊“环卫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