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第五场),介绍全市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情况,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厕改、农村垃圾治理等方面内容。现结合发布会内容加以整理,欢迎了解、关注。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是重点
近年来,德州市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着力抓好“五大工程”、开展“四项治理”、实施“三种措施”、重点打造“两个示范”,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个目标”,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示范引领,营造良好氛围,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抓好“五大工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聚焦村庄清洁工程建设。常态化推动村容村貌不断提档升级,自去年以来,清理农村“三大堆”28万余处,清运垃圾约60万吨,清理残垣断壁近4万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二、开展“四项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一是开展农村改厕治理。在2020年大面积改厕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累计完成农村户厕规范提升48万户。2021年,对全市59.2万户农村改厕户进行全面排查,摸排出问题厕所13861户,已完成整改11945户,剩余已列入“十四五”改造计划,计划今年全部整改完成。
二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
三是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目前,中心城区、齐河县、宁津县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其他县(市、区)在8个街道、9个乡镇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
四是开展农村河湖治理。
三、实施“三种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重点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提升措施。2020年商品有机肥使用量12.5万吨,2022年完成任务目标13.5万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
四、重点打造“两个示范”推进整县域乡村生态振兴
2022年8月,省乡村生态振兴专班根据《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方案》要求,经组织专家评审,我市乐陵市、齐河县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秸秆综合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6项重点工作中整县域推进方案可行,成功入选全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20个重点县名单。目前,两个示范县市正按制定的重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
重点县引领
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90%
以乐陵县为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建设了生活垃圾转运站11座,配套转运车辆65台,设置垃圾桶28000余个,配备管理人员133人、保洁员2139名、清运系统140人,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同时,全市1035个村庄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农村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一期建设工作,一期项目地点为孔镇、寨头堡,拟建设3处数字化粮食减损中心,每处分别购置日处理1500吨烘干机一台。拟建设大型秸秆收储转运基地3处,每处辐射范围均超过一万亩,存储能力超过5000吨,并配套建设道路及停车场、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粪污处置中心2处,并配备水肥一体化智能喷灌系统,达到粪污循环利用。孔镇镇粪污处置中心、数字化粮食减损中心、大型秸秆收储转运基地初步选址已确定,寨头堡正在进行中,招标需求已经发出,预计5月份完成招标工作。
近年来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德州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育一批种养结合典型,截至2022年底全市规模场实现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建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农村改厕基本完成
户厕改造59.2万户
近年来,我市大力度推进农村改厕及后续管护工作,目前,全市大面积改厕工作已基本完成,建立了后续管护制度,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9.2万户;新建农村公厕498座,基本实现了300户以上的自然村、乡镇驻地村、美丽村居示范村的农村公厕全覆盖,累计完成规范提升48万户。组织开展了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已完成问题厕所整改11945户,健全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改厕服务站209个,配有抽粪车辆440辆,配备兼职或专职抽粪队伍518人,统筹开展厕具维修、粪污清运等服务工作,建设二次生物发酵池130处。厕所革命工作带来的变化就是,气味小了、蚊蝇少了,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卫生习惯持续养成,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步大
城乡环卫一体化评估并列第一
我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大幅的进步。2022年,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暗访评估工作中取得并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近年来,我市以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域整治”行动为抓手,以“八清零、一提升”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各县(市、区)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和督促考核力度,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和《德州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
二是加强督导考核。每月组织人员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暗访检查评估,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反馈相关县(市、区)整改,并根据检查评估结果,设立“红黑榜”,并进行动态更新,实时通报,对于连续3个月考核位次后三位的,提请市政府进行约谈。
三是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建立月调度、季度通报机制,每季度对各县(市、区)工作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共同提高。四是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先后召开全市城管系统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观摩会,各县(市、区)通过相互观摩共同交流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截至目前,德州市在农村共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106座,设置生活垃圾桶约19万个,配备环卫工人1.6万余人,各类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车560辆;90%以上的镇街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7座,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文来自德州市人民政府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