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出动执法人员数量7078人次,累计检查督导4803次,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58场次,进行精准培训95场次……记者7月17日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期间,浐灞生态区围绕“强化执法、精细督导、创意宣贯、立体培训、全链提升、整合传播”六个高频词,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了解,针对垃圾分类,强化执法。浐灞生态区通过“现场指导+督促整改+执法查处+回头看”的“3+1”工作模式,促使辖区各行业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实效显著提升。截至6月30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数量7078人次,下发《责令停止行政违法行为通知书》341份,查处垃圾分类违法案件共计68起,处罚金额12.645万元。
精细督导。以“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回头看”三位一体方式开展督导检查,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同时建立“红黑榜”进行月通报,通过“榜单效应”,压实分类主体责任,确保辖区厨余垃圾产生量、收运量、处理量全链条清楚无遗漏。截至6月30日,累计检查督导4803次,其中居民小区338次、学校114次、酒店181次、大型商超183次、餐饮商铺3625次、其他单位80次、清运车辆282次,创建示范单位6家。
立体培训。为提升辖区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操作规范,区分类办组织辖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超、酒店、沿街餐饮商铺等行业单位,通过“六式”立体培训法(即摸排踩点+课堂讲解+图文并茂+案例学习+互动答疑+随堂测试),多维度引导大众学习“分类经”,共创“新时尚”。截至6月30日,实现厨余垃圾分出量65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7%,进一步推动全区厨余垃圾进场量稳步提升。
全链提升。为规范各类生活垃圾收运车辆运输,区城管局通过设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严查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垃圾混装、车辆标识与收运垃圾不符、车身不洁、抛撒滴漏等行为。同时,制定《生活垃圾收运环节检查计划》,成立三个督导检查小组,通过车辆管理小程序,每日跟车督导检查餐饮商户、酒店、商超、学校以及辖区内31家清运企业的厨余垃圾清运车辆现场作业情况,坚决落实“不分类、不收运”机制。截至6月30日,实现厨余垃圾分出量65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7%,进一步推动全区厨余垃圾进场量稳步提升。
另外,坚持把“培树典型”作为推进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抓手,丰富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形式,截至6月30日,组织辖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超、景区等不同主体单位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58场次。同时,加大整合传播力度,截至6月30日,全媒体整合传播278次,其中微信公众号发布123篇,视频号发布60次,抖音发布60次,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累计宣传35次。
下一步,浐灞生态区将继续保持垃圾分类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组织学习,结合全国宣传周活动成果,以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和示范街创建工作,打造亮点、发挥示范引领,结合“多网合一”及干部下沉责任包抓要求,落实垃圾分类四级联动机制。
本文转载自三秦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