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江苏地级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
作者abc:丞华环卫展
2023.09.25

9 月 22 日,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苏州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江苏经过多年谋划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目前,苏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成效位居全国重点城市排名第一档。会议提出,到 2023 年底,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

督导员正在工作中

物业工作人员转行督导员

9月22日一早,记者来到苏州虎丘区富康新村。小区内设置的清洁屋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清洁屋内设置厨余垃圾分解器,多个垃圾桶。这样的清洁屋在该小区有2个。督导员沈辉每天规定时间要在这里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工作。清洁屋的工作时间是上午6点到9点,下午6点至晚上9点。居民在家将垃圾分类好以后,带到清洁屋。在这里对垃圾进行破袋,沈辉会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告知居民哪些分类错误,下次注意。不够沈辉不会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破袋后的垃圾进行称重,随后上传至系统。“一般上午会有4桶,晚上会有5-6桶。”沈辉称,经过尝试,目前小区居民已经能够很好的进行自主分类,也能积极配合社区、物业的垃圾分类工作。

记者了解到,富康新村是1992年建成的动迁为主的老旧小区,共24幢,660户,2600余人。沈辉自己之前是该小区物业的一名工作人员,应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转岗成为督导员。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富康新村作为一处老小区,通过社区、小区、居民的“三层共治”,有效激发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内生动力,形成多方合力、全民“垃分”。

小区清洁屋

苏州市虎丘区的科技城集运中心:生活垃圾压缩转运日处理能力400吨

在前端分好后,这些生活垃圾去了哪里呢?随后,记者来到,位于苏州市虎丘区的科技城集运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400平方米,该项目于2021年7月份投入运行。作为虎丘区3座集运中心之一,主要服务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是一座集其他垃圾压缩转运、大件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置和垃圾分类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集运中心。

集运中心布局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设备日处理400吨,大件及园林绿化垃圾破拆分选设施日处理量50吨。集运中心采用虎丘区城市管家平台系统对日常运营进行智能化管控。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前端安装GPS定位设备、人员定位设备、视频监控设备以及中转站进出管控设备,实现对车辆、人员以及中转站全过程、实时化、智慧化监管。

会议现场

七子山静脉产业园:负责苏州市区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处置服务,运行稳定

七子山静脉产业园于2013年通过省生态环境厅验收投入运营,园内目前进驻企业12家,能处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工业固废、危废等各类垃圾,并对产生的沼气、炉渣等实现资源化协同利用。

苏州市七子山厨余厂:园区内的七子山厨余(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总占地面积40亩,具备350吨/日餐厨废弃物处置能力。该项目为国内最早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之一。2009年起,七子山餐厨厂为苏州市区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处置服务,运行稳定。2021年9月,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实施项目的提标改造工程(拆旧建新),总投资3.11亿元,采用稳定、高效的“湿热水解+厌氧产沼”工艺路线,产品为沼气、工业油脂等。目前提标改造项目处于试生产调试期。项目正式投运后,可年处理餐厨垃圾12.8万吨(350吨/天)、厨余垃圾11万吨(300吨/天),为苏州市厨余(餐厨)垃圾分类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到 2023 年底,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

垃圾分类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城市人居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会议要求,全省建立全分类体系,落实源头减量措施,加强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管理;打通全产业链条,整合回收市场,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推动全社会治理,强化基层联动,形成党建引领、居委协调、物业参与、居民自治的工作格局;加强全方位宣传,推动习惯养成,在全社会营造垃圾分类就是低碳生活新时尚的浓厚氛围。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评估督导,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进。


本文转载自扬子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