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东营市举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闻发布会。近年来,东营市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市场化运营、智能化服务、资源化利用,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农村户厕改造21.4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建设符合标准的农村卫生公厕302座,实现3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坚持高规格推动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东营市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建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试点先行、整村推进”总体思路,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分级负责,累计落实保障资金2.7亿元,全力推动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向纵深发展。
坚持高标准建设
严把改厕质量关,改厕施工严格实行“三统一”,厕具由镇街统一招标采购,施工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统一执行国家和省厕具及施工标准。严格验收流程,对改厕工作实行 “三级确认、两级验收”,逐户建立改厕档案,对质量不合格的,分清责任,限时整改到位。
坚持市场化运营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持续做好厕具维修、粪污清运和处理利用三个体系建设,目前,7个有改厕任务的县区(含东营开发区、省农高区)中,6个已实行整县制市场化运营,全市共建设改厕服务站85个,配置抽粪车124辆、管护人员161人,实现了粪污首次抽取免费,部分镇街实现全年抽取免费,基本建立了稳定运行的管护长效机制。
坚持智能化服务
坚持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市和县区均建设农村改厕智能管护系统,农户通过统一发放的服务卡,采取扫描二维码、拨打服务电话等方式足不出户完成报抽报修。所有抽粪车辆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粪污中转站和处理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实现粪污抽取、运输和处理利用的全过程监管。
坚持资源化利用
以粪肥无害化还田利用为重点,扎实提升全市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二次生物发酵池(中转站)32处,能够对1044个村庄厕所粪污进行储存二次发酵,通过建设粪污集中处理场所、与种植大户合作等方式,全市77%的厕所粪污经过综合处理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下一步,东营市将抓好问题摸排整改、改厕规范提升、管护机制建设,及时做好问题厕所厕具的维修、更换工作,实现农村改厕从“能用”到“好用”的逐步转变,建立覆盖到每个改厕村庄的服务体系。
本文转载自闪电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