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由市政府新闻办和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主办的“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发布活动在璧山区举行。记者从活动中获悉,璧山将打造“无废城市”样本,今年新增31个“无废城市细胞”。
▲12月19日,璧山区文化艺术中心,“发言人来了——服务企业 惠民有感”环保微宣讲(璧山区)发布活动现场。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无废城市”是指完全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无废城市细胞”又包括哪些元素?发布活动伊始,市无废办高级工程师周炼川就阐明道,“无废城市”建设并不是指完全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通过良性循环,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无废城市细胞”则是指践行“无废城市”理念,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生产生活各类组成单元,包括“无废学校”“无废小区”“无废工厂”“无废景区”等“细胞”在内。
▲周炼川回答现场市民提问。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在去年成功创建18个‘无废城市细胞’基础上,今年还将新增31个‘无废城市细胞’,总计达到49个。”璧山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选亮表示,他们正和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一起,以科学规范处置一般工业固废、城乡生活垃圾为抓手,创建更多“无废城市细胞”。
据了解,璧山区一般工业固废产废企业多达3000余家,除企业自主资源化利用的一般工业固废外,不能利用的低值一般工业固废年产生量约37000吨。如何处理这些工业固废成了一大难题。
“我们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持续推进源头管理规范化。”赵选亮介绍,璧山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由政府公开招募第三方服务专业收运处置单位,以市场化手段,打通一般工业固废从源头规范到最终处置各个环节,解决了中小微企业一般工业固废收处难题。
▲赵选亮回答现场市民提问。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具体说来,在“疏”方面,璧山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为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提供工作指南;在“堵”方面,通过开展一般工业固废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镇街与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和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在对一般工业固废存量进行清理处置的同时,严厉打击违规倾倒行为。与此同时,璧山还通过建立“固废云”系统,助推监管精细化智能化——目前,该区已建成用于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信息化平台。
“可别小瞧废旧家具的处理,这类事关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璧山区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卫科科长赵小波介绍,目前璧山城区已设置了49个大件垃圾暂存点,城区以外各镇街也设置了1个以上大件垃圾暂存点,并联系大件垃圾消纳企业设置大件垃圾处理场2个,每天可消纳大件垃圾(含园林垃圾)100吨以上。
▲赵小波回答现场市民提问。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针对生活中诸如废酒瓶、废玻璃等低值回收物,璧山在全区布局了低值可回收物网点20个,覆盖城区及所有镇街。这些网点将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后,再统一运至璧山区垃圾分类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经过简单整理、分拣过后,交售给周边企业加工再利用,截至目前,分拣中心已收集处置1000余吨废旧玻璃。
另据了解,目前璧山已累计建成投用垃圾分类厢房208座,有效解决了生活垃圾露天投放的视觉污染和嗅觉污染问题;分批实施342个四分类亭升级改造,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升级改造率达70.3%;合理配置住宅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再生资源交投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2018年的26%提升至目前的42%;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103个,建设农村厨余垃圾沤肥池430个,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效果明显。
本文转载自重庆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