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近日,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发布了第二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衡水新伟建材有限公司、河北强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中基新能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再利用项目、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等4个案例。今年以来,河北省已发布2批共计10个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典型案例,通过总结和推广成熟有效的再生利用模式,引导各地积极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
现就案例重点内容选录如下:
案例一:衡水新伟建材有限公司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精神,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按市城管局要求,2014年至2022年生产混凝土砌块4.75亿块,2019年为雄安新区1号工程提供了大量路基材料;2019年为衡水学谷小镇提供标砖1000万块;2020年至今为桃城壹号项目提供标砖、榫接砖2000万块;为金域蓝湾、恒茂城四期、尚品林溪、中粮、蓝光雍锦半岛等众多工程项目提供混凝土砌块约高达1.5亿块,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共计356万余吨。
公司研发的新型节能榫接砌块,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高,强度大,可操作性强,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更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要求。再生微粉可替代部分水泥、矿渣粉,能广泛用于商砼,降低了水泥、混凝土等产品成本,促进城市实现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它的推广应用是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的重要途径。
案例二:宁晋县河北强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宁晋县凤凰镇赵庄村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西邻,建设于2021年12月,被邢台市列为2022年市重点项目。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保优先原则,投资1.3亿元,引进具有新技术、新工艺的垃圾分拣、全自动蒸压砌块项目。安装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备20台(套),安装生产线5条,每年可利用建筑垃圾粉料(废料)、固废粉煤灰、石膏约26万立方,生产蒸压砌块30万立方,装配式蒸压板材10万立方,是宁晋县城区及所属乡镇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蒸压砌块唯一供货企业,同时还推广到邢台市家乐园集团、邢台市碧桂园建筑工程项目使用,受到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高度肯定和青睐。
案例三:沙河市中基新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炉渣再利用项目”由十里亭镇政府和沙河城管局共同呈报市政府,经审批后于2021年8月建成投产。项目占地53280平方米(折合80亩),建有全封闭生产车间、原料库、中间仓库、成品库、办公及附属设施等总建筑面积26040平方米。沙河市城管局与公司结合沙河市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将已产生的建筑垃圾转移至公司封闭建筑垃圾车间堆放,并使用筛选、破碎、磁选、分离等工艺流程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置,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优先在市政项目中使用。另外公司还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焚烧炉炉渣作为原料,生产再生产品。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已处置建筑垃圾和炉渣2万余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以上,与邢台路桥公司、冀中能源公司的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所产生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和延伸产品已用于沙河市纬三路修路、沙河市南环修路、邢台市园博园、邢台市金牛阳光苑、邢台市纺织厂、邢台新兴东大街等项目中。
案例四: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城市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及循环利用,现有专利11项,在项目所在地设立了“河北大学技术转移产学研工作站”及“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绿生环境产学研共建基地”。公司成功实现了使用建筑垃圾和道路垃圾作为资源回收利用原料,生产资源回收利用产品包括商品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机制砂、石粉以及便道砖、预制小型构件等。具有年处置建筑垃圾200万吨、年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54万吨、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90万吨、商品混凝土30万方、免烧结混凝土砖30万平的生产能力。产品在京雄高速公路、清苑区城市双修、雄安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中成功使用,公司具有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条件。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文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欢迎关注评论留言!与您一起,聊聊“环卫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