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舟山举行《小岛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建设管理规范》等五个标准规范新闻发布会,明确49个悬水住人小岛生活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投放设施配置、收集转运车辆配备和垃圾收运模式等相关要求,助力舟山打造具有海洋城市特色的小岛垃圾资源利用一体化治理体系。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以建设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施为例,舟山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易腐垃圾鼓励就地资源化利用,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应合理设计处理规模,满足易腐垃圾产生单位或产生区域就地处理需求。标准规范鼓励小岛配置小型易腐垃圾处理设备实现易腐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目前,舟山正加快推进嵊山镇和东极镇庙子湖2座生活垃圾压缩站建设,确保2024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此外,登步岛和蚂蚁岛2座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施也将于明年完成建设。
海岛分散,生活垃圾收运也是个难题。根据小岛垃圾产生量确定收运频次,舟山将实行公交化的收集方式,采取定点收运,垃圾集置点分类直运,或一车多桶、以桶换桶、桶车直运模式,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其他垃圾、易腐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实行定期收运或预约收运,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实行预约收运。预计到2025年,舟山将根据“一岛一方案”原则制定各小岛生活垃圾外运时间表,并健全小岛可回收物网络体系,实现小岛回收网络全覆盖。
“2014年开始,我市推进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开始建设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但碍于地理条件限制,仍有进步的空间。”舟山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五个标准规范将舟山现有49个住人悬水小岛全部纳入垃圾一体化处置体系,将推动舟山建立起标准化、绿色低碳的小岛垃圾处置体系,全面提高小岛垃圾管理水平,也迈出探索小岛垃圾处理“舟山模式”的关键一步。
本文转载自浙江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