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宁波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据市城管环卫部门消息,截至目前,市区52个街道、9个乡镇干净指数测评达到“干净”等级,分别占比92.9%和37.5%,提前超额完成“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道路深度保洁。
2021年7月,我市部署推进全面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全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人民满意的宜居环境,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干净是城市环境的底色,是民生幸福的里子,也是文明城市的重要体现。
引进新能源洗扫车,推动路面保洁“机器换人”。
打造“最干净城市”,宁波环卫人如何“绣”出美丽画卷?
——推动环卫作业规范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装备机械化、模式精细化、监管智能化五大举措;
——聚焦重要窗口区域、重点道路及设施区域、重大活动场所,并向居住区周边区域扩展,全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高品质都市生活圈;
——设定全面、合理的干净指数测评体系,重点突出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公共厕所、农贸市场、居住小区、建筑工地、城中村等7类区域,对中心城区56个街道和24个乡镇进行干净指数测评;
立足文明席地而坐,立足干净深耕细耘,立足便民打造细节,环卫人用辛勤付出擘画全域整洁蓝图,让市民共享城市治理成果。
精细化保洁。
12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三江口时代广场,只见数辆不同型号的保洁车在广场和周边马路按序行进,开展保洁工作。
中山路环卫保洁项目负责人周雪明介绍,最近两年,该路段增加了一辆深度保洁车、一辆机扫车,非机动车道新增了两辆新能源机扫车,大大减轻了人工作业强度,保洁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以前人工清扫,广场扫一遍要两个小时,现在有了新机扫车,半个多小时就能解决问题,又快又干净。”保洁员张金龙实实在在感受到“机器换人”带来的好处。
在推进“最干净城市”行动中,环卫部门对重点部位实施精细化作业,开展了道路扬尘监测、道路“见本色”、中心城区“道路清爽行动”等专项工作,用精细“绣法”打造全域整洁。
“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在鄞州区福明菜场,保洁工人除了路面清扫外,还把周边绿化带、水沟中的垃圾、废弃物一点点掏出来,不留卫生死角。福明菜场区域环卫保洁项目负责人周纪岳说:“菜场人流量大,产生的垃圾、油污较多,现在我们加大了保洁力度,发现路面油污第一时间进行高压冲洗,一改以往菜场周边脏乱差的环境状况。”
深度保洁、精细作业,“环卫匠心”打造“处处干净、时时干净、整体干净”的市容洁净新范式,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生活的舒适和便利。截至今年8月,全市累计创成135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提前完成3年120个以上的创建目标。
街景美化。
广大市民、沿街商铺、单位也积极参与到打造“最干净城市”行动中来。天一广场打造“席地而坐——无烟蒂”示范区,向商铺、游客发布《在天一看见宁波美、在宁波欣赏中国美》倡议书,外滩区域签订《商家公约》和《街区商家责任区域卫生包干责任书》,94家沿街商铺全部签订责任书,参与率达100%。
鄞州白鹤街道宋家巷一家服装店店主欧平安告诉记者,这条老街改造提升之后,不仅环境美了,来往的人也多起来了,阿拉沿街店铺生意也好了,“政府为百姓办实事,花了大力气提升改造,我们市民有义务维护好身边环境”。
整洁市容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汉録表示,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是对传统路面保洁的全方位突破,对城市立面、水面、闲置地块等角角落落各类场景环境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我市将在围绕七类重点区域高质量保洁的基础上,深化巩固行动成果,落实好常态化、精细化养护工作。
来源:甬派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