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一小区设置垃圾收集点有争议?实际成效初显
作者abc:丞华环卫展
2024.01.25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22年《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这标志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进入了新的阶段。

精细化分类垃圾要有安置点,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关于选址问题,居民们的意见参差。

居民不解“垃圾收集点怎能建在家门口”

“明明在距离小区200多米的地方有垃圾池,为什么小区内还要修建垃圾站?”1月17日,贵阳市经开区融创城小区居民李先生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垃圾站的选址距离居民楼很近,“夏天开窗肯定是一股臭味”。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在小区13栋居民楼约50米远之地,见到垃圾站。

垃圾站由两间平房和一个棚子组成,写有“生活垃圾收集点”字样。记者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得知,该垃圾站已经修建完毕,即将投入使用。

记者随后来到融创城小区管理单位——小孟街道办事处了解情况。

“首先,更正一个观点,我们修建的不是垃圾站,是生活垃圾收集点。其次,在融创城小区附近的垃圾池属于废弃停用的市政垃圾池。”小孟街道办事处垃圾分类分管负责人王军解释道。

王军表示,与传统印象中堆满垃圾、臭气熏天的“垃圾站”不同,生活垃圾收集点强调的是“快进快出”,即使距离居民楼比较近,也不会影响居民的生活。

“每天会有保洁员定时收集垃圾箱内的垃圾,在生活垃圾收集点进行暂存,根据不同类别进行称重分类,会有垃圾转运车来快速运走。”王军告诉记者,“居民不理解是因为新事物需要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街道办也在对生活垃圾收集收运点进行重新选址,但是根据已经投用小区反馈的意见来看,群众还是满意的。”

王军介绍,截至目前,小孟街道办事处通过提升改造、新建生活垃圾收集点共有17个,其中投入使用14个,整体反映良好。

现场走访:垃圾分类让小区更干净

垃圾分类收集收运点的推广试行让部分居民产生担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已投入使用的小区经过实际体验,这种担心正慢慢转变为支持。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睿力上城小区,记者看到每栋单元楼均摆放着四个垃圾分类桶。

“小区卫生很干净。”家住睿力上城小区6栋11楼的李素英告诉记者,自从贵阳市推广垃圾分类以来,经常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宣传,保洁员也很给力,每天及时对楼道里的垃圾进行清理,“即便是夏天,楼道里也没有厨余垃圾发酵的臭味。”

睿力上城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刘飞月告诉记者,小区能顺利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还得感谢居民们的支持。“我们每天上午10点前,下午5点前进行垃圾清运,厨余垃圾日清运700余斤,其他垃圾日清运3000余斤。”刘飞月说,保洁人员有时早、中、晚都在楼道里清运垃圾,为此,垃圾桶里很少看到垃圾塞满的情况。

最令刘飞月感到欣喜的是,在耳濡目染的宣传提示下,居民们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意识,日常生活主动分类,混淆投放的频率逐步减少。

实际成效:贵阳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档

“住建部反馈,贵阳市2023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得分为80.1分,排名第17位,首次进入第一档。”省人大代表、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练余天表示,自从2021年住建部对297个地级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以来,贵阳市取得显著成绩,评估档次实现“两年三级跳”。

佳绩源于治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我们首创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书记’齐抓共管垃圾分类工作入选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白皮书典型案例。”练余天说道。

近年来,贵阳市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倡导绿色生活的引领性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生活垃圾“五个环节”全程分类治理体系基本建成。

截至目前,贵阳市建成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收集房1600个,投入营运垃圾收运车1897辆,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36座、标准化废旧物资回收站60个、规范废旧物资打包站17个,湿垃圾处理能力提升至1500吨/日,有害垃圾处置能力达1.5万吨/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9.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

“贵阳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探索的成功模式,为全省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有力推动了全省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练余天说道。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文来自天眼新闻

欢迎关注评论留言!与您一起,聊聊“环卫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