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如何推进?看这几个关键词!
作者abc:丞华环卫展
2024.03.25

3月20日,德阳市生活垃圾分类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部署会召开,会议通报了2023年德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2024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具体有哪些内容?一起来看看

2023关键词

【大胆探索、扩面提质】

2023年,德阳成功承办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业务培训会,修订《德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实施。德阳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02%、焚烧处理能力占比81.97%,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正式迈入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时代。

截至目前,全市居民小区分类设施配置基本达到全覆盖,完成便利化、精细化、人性化改造投放点2178个,评选出星级小区78个。

体系搭建方面,全市城区配置分类运输车辆445辆,建成转运站16个,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实现预约收运,有害垃圾实现集中暂存、统一处理;通过将可回收体系建设纳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推广“智能+传统”模式,探索“定时定点移动回收”模式,成立德阳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设置13个移动回收点位为居民提供回收服务,什邡市21个居民小区构建了家庭厨余垃圾智能化“全链条”收运体系。

末端处置方面,按照“集中规划、分步建设、阶段推进、统一运维、整体管控”的总体思路,打造德阳市循环产业园区,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与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大件垃圾处置、固化飞灰填埋、医疗废物处置、渗滤液处置、焚烧发电炉渣综合利用7个项目,在建德阳市建筑及装修垃圾、德阳市焚烧发电扩建和厨余垃圾处置等12个项目。

宣教培训方面,全市建成9个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其中8个纳入“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广泛开展蒲公英志愿讲师征集培训,通过自愿报名、统一培训、考核上岗的方式招募蒲公英志愿讲师850余人。在全国首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中,我市荣获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城市组三等奖、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大赛第一名。

 2024关键词

【高位推动、责任落地】

今年,我市将加紧补齐生活垃圾分类各环节制度短板,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下沉到社区,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基层、深入群众。     

运行模式方面,按照《德阳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技术导则》要求,科学配置分类投放设施设备、规范标志标识,实现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100%;各地要加快配备居民小区桶边督导员,坚持推行定时定点定人、撤桶并点“三定一撤”模式,完成分类投放设施标准化率达90%以上。

环境卫生方面,要推广使用分区、箱体式等小型分类收集车和“换桶直运”厨余垃圾收集车,加紧淘汰敞开式收运设施,严格按照专项提升小区完成进度实施分类作业,防止“先分后混、混装混运”。合理构建可回收物收运机制,积极搭建数字化回收管理服务平台,高效利用智能回收箱,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加快回收人员、回收网点等资源整合,做到生活源可回收物产生量应统尽统。鼓励在住宅小区、商超市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移动回收站点,鼓励发展社区“跳蚤市场”、二手商品集市,促进居民闲置物品循环消费和利用。   

宣传引导方面,今年要增设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普及微讲堂和不少于20处的垃圾分类专项宣传点,推动志愿服务示范点、示范岗建设。确保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覆盖辖区全域的大型主题活动,对物业服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桶边督导员和垃圾分类志愿者至少开展1次专业培训,入户宣传覆盖居民户数占建成区居民总户数的25%以上;各街道、社区每月至少开展1次宣传活动;蒲公英讲师每年宣讲不少于4次;公共机构职工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100%。

今年,坚持常态化开展好实地检查工作,定期通报情况和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本地、本系统、本领域分类工作的督导检查、督促整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扎实成效。


本文转载自德阳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