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广州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对公厕规划建设、使用维护、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公厕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为增加公厕供应,《办法》鼓励全市临街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一楼内设厕所在工作时间内免费对外开放,悬挂对外开放标识,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建筑面积一百平方米以上的公厕,应当设置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
在规划建设方面,《办法》规定,公厕设施建设以及设备配置应当考虑适老爱幼需求,按照规定设置轮椅坡道、扶手抓杆、无障碍厕位等无障碍设施设备。
当前,各大商场和公园都建成了第三卫生间,给市民游客带来了很大方便。如今,第三卫生间也被写入法规。《办法》规定,建筑面积一百平方米以上的公厕,应当设置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
荔湾区大沙河湿地公园公厕
针对女性厕位不足、排队难问题,《办法》明确,公厕设计应当合理设置男女厕位比例,提高女性厕位数量。人流密集场所的公厕,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应当不小于2:1;其他场所的公厕,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应当不小于3:2(小便站位按半个厕位计算)。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男女通用厕位、潮汐厕位。对不符合现行建设标准的公厕应当进行改造,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改造的,产权人、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在整体建筑改造时同步对公厕进行升级改造。
记者暗访到机关内设厕所如厕没有受到阻拦
在使用维护方面,《办法》对公厕维护管理标准、维护管理责任人工作要求、开放时间与保洁时间等均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对于环卫公厕、公园公厕,《办法》规定,位于人流密集区域的,开放时间24小时,保洁时间不少于16小时;位于其他区域的,开放时间不少于16小时,保洁时间不少于12小时。
海珠区海印桥公厕
《办法》要求,环卫公厕和公园公厕应当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同时鼓励其他公厕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搜索引擎、通讯资讯、地图导航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向公众公布公厕地理位置、开放时间等信息。
为增加公厕供应,《办法》鼓励全市临街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一楼内设厕所在工作时间内免费对外开放,悬挂对外开放标识,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昨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以市民身份走访了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该局一楼的内设厕所对外开放给市民使用,记者如厕没有受到阻碍。
市城管局:全市各类公厕数量达11534座
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年提升计划,目前全市各类公厕数量达11534座,有效缓解了广大市民如厕难问题。
负责人表示 《办法》科学界定了公厕定义和类别,理顺了公厕监管体制和责任体系,完善了规划建设和管理维护相关要求,能够有效解决公厕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标准不统一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重点难点问题。广州将巩固提升“厕所革命”建设成果,不断改善如厕环境,全面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文转载自广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