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9日从宁夏2024年“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无废城市”建设两年来,我区固体废物总体呈现“一增一减两降两个100%”,即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长了16.7个百分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量减少1300余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幅度下降14个百分点,工业炉渣产生量下降近40个百分点,危险废物安全利用处置率达到100%,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不断提高。
2022年以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安排生态环保专项资金4300万元,重点支持银川市、石嘴山市9个“无废城市”典型示范项目建设,创造一批在全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无废城市”宁夏案例、宁夏经验,固体废物资源属性日益显现,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照。
“无废城市”建设,涵盖农业、工业、城建、服务业、居民生活等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事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新宁夏的重大举措和有效手段。我区各相关部门、单位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为引领,出台政策文件,协同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6家,水泥、混凝土、砖瓦行业利用工业固废超过1500万吨,推动淘汰化解落后产能387万吨,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3.50%。全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达到95%以上,新建绿色建筑面积991.95万平方米。全区化肥利用率达到41.5%,农药利用率达到41.8%,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5%以上,安全处置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8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全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达到600万吨/年,综合利用率达到76.67%,安全利用处置率保持在100%。
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银川市,聚焦“五大领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难点痛点,以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8家。培育了一批工业技术先进、利废创新能力强、区域辐射带动明显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跑企业,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5%。石嘴山市积极培育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形成以吉元君泰矿岩棉胶凝材料等企业为支撑的一般工业固废循环利用体系和示范企业、凯迪化工废硫酸等为代表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企业、以宁杰橡胶废弃橡胶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废旧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企业以及洁达环保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医疗废物综合处置、焚烧发电、蒸汽输出的综合产业园,各类固废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探索出一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绿色发展模式。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3家。
本文转载自宁夏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