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探索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的协同创新路径,促进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到2026年,形成一套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模式路径和政策举措,构建“4+3+3+6”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西安模式”。

《实施方案》全文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其中,有关环卫固废等部分明确“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等重磅任务,就有关重点内容,择要分享如下:

在“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方面,明确要求:
打造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以公共交通、市政环卫、物流配送、公务用车等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垃圾清运车、轻型环卫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含国六排放标准车辆,以下同)。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持续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促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促进新型绿色建造方式、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有效下降,形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社会化综合管理的“无废西安”新模式。到2026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
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处置。建设生活类再生资源专业回收体系,巩固和提升以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再生资源分拣中转中心(站)和再生资源交易集散市场为主要节点的回收网络。促进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绿色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废旧物资回收后预处理能力,逐步扩大预处理规模。完善农业废弃物闭环处理处置体系,推进秸秆“五化”综合利用。2025年起,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并保持在97%以上。到2026年,全市基本建成交投便利、转运顺畅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力争建成1个绿色分拣中心,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骨干企业数量力争达到5家以上,各涉农区县、开发区至少打造1个农村生物质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本文来自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是环卫行业多功能交流服务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等多方需求举办丞华环卫展,历年来多次举办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河北、湖北、山西、江西等十余省级环卫展,承办服务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环卫活动及中环协年会暨中国环卫博览会,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计划、品牌企业动态、环卫行业资讯,请关注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