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个海湾入手 浙江首次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作者abc:
2025.01.20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等8部门印发《浙江省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实施方案》,首次在全省沿海城市全域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据悉,这次行动从海湾入手,浙江把国家要求清理的杭州湾嘉兴段、杭州湾宁波段、台州湾、温州湾、舟山南部诸湾等5个海湾拓展至18个海湾,占到全省海湾总数超一半。到2025年底,重点海湾内海洋垃圾得到及时有效清理;到2027年,重点海湾常态化达到清洁水平,海洋垃圾清理成效居全国前列。

“海洋垃圾量大面广,以往治理工作大多落到乡镇,不成体系,首要的是明确各部门职责。”省生态环境厅海洋处负责人表示。比如,从源头防止垃圾入海,就要管好入海河流、沿海乡村、沿海城镇等产生的垃圾,分别由水利、农业农村和住房建设部门管理;管控码头商港、渔船渔港等产生的垃圾,又与交通和海洋经济部门相关。此次《方案》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做好分工,指导市县和基层加大协同治理的力度。

回收的海洋垃圾怎么办?运输和处置也要做好衔接。《方案》提出将海洋垃圾统一纳入陆上市政环卫清运体系,到2025年底,沿海各设区市海洋垃圾清理、收运、处置网络实现全覆盖。除了焚烧和填埋,浙江鼓励海洋垃圾再生资源回收。2024年起,浙江推广“蓝色循环”模式,推动建立海洋塑料追溯认证体系,这些再生塑料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环保溢价,在沿海打造海洋塑料高值化利用的产业链。

渔寮湾全貌。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供图

眼下,5个沿海设区市已经因地制宜发布方案、开展行动。宁波组建湾滩问题巡查、海漂垃圾打捞、垃圾清运处置三支队伍,建立海上环卫工作机制。比如,以渔港和海水养殖集中分布区为重点,推广新材料环保浮球,做好淘汰的泡沫浮球、木材、毛竹等废旧设施集中上岸处置;探索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新技术,对海洋垃圾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调查监测等。

台州是“蓝色循环”发源地,此次计划整合海洋塑料收集端、海洋塑料再生企业、主流品牌商、权威认证机构等产业链资源,打通碳减排核算交易途径,助力生态共富。同时,推广海洋废弃物治理数字化平台,形成集海洋废弃物闭环治理、海洋塑料碳交易增值、价值再分配体系等的公共数据库,实现智慧监管。

 

 

本文来自浙江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是环卫行业多功能交流服务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等多方需求举办丞华环卫展,历年来多次举办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河北、湖北、山西、江西等十余省级环卫展,承办服务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环卫活动及中环协年会暨中国环卫博览会,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计划、品牌企业动态、环卫行业资讯,请关注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