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管理与科技共同推动公厕进化升级


公厕是展示城市文明一部分,更直接关系着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健康,公厕建设服务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攸关,不可小觑。近年来在厕所革命、技术进步及管理制度不断推动下,各地公厕建设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今天我们通过一组新闻资讯了解一下公厕领域相关动态。
公共厕所是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这几天,宿迁市宿城区幸福街道矿山社区,一座物联网智能公厕刷屏了市民朋友圈,这座公厕不仅装饰新颖,还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除臭等技术。
在宿迁市区矿山路附近的智能公厕,该厕所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休息室里不少附近的居民前来看书、读报。公厕环境整体干净卫生,设施齐全。
据了解,矿山路智能化公厕是城管环卫系统根据2021年社区民生实施项目,结合智慧城市,智慧公共空间治理,投入建设的一座智能化公厕。
“该公厕除了具备基本设施以外,我们还配备了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以及饮水机等功能,之所以称为智能化工程是因为我们配备了一套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空气质量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处理。”宿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李克珠说。
一旦检测出厕所的空气质量不佳,系统将会及时除臭,让市民的如厕环境更舒适。智能公厕还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公厕大屏可以判断卫生间使用情况,厕位有没有人,一目了然。物联网技术对公厕当天的人流量、能耗、空气环境、实时温度进行准确检测。厕所还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对儿童、老人、残疾人等更贴心,遇到困难可以一键求助。
“通过电脑PC端和手机App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公测信息,实现了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让我们城市环境卫生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同时我们主要对一线工作者,比如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小哥等提供休息歇脚的地方。”宿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李克珠说。
小小“智慧公厕”,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显示出城市的民生温度,也折射出城市文明的进步。希望这样的智慧公厕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
记者日前从沧州市城管局获悉,按照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确定的20项重点任务,沧州市全面提升公厕建设和管理标准。2021年底前,全市将完成790座公厕的改造提升任务,达到“无异味、冬暖夏凉、冬季有温水洗手”的标准,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环境。
据介绍,在具体提升标准中,要求城市公厕设备设施完善,公共厕所外部整洁,无杂物堆放、吊挂,墙面无破损,无障碍通道保持畅通,坡道、台阶、扶手干净整洁;公共厕所内地面保持清洁、无积水,不存在明显垃圾、杂物,墙面、天花板、门窗、隔离板等整洁,蹲位、小便器无污垃圾,沟眼、管道通畅;照明灯具、洗手器皿、镜子、冲水器具等设备保持完好、干净;内外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及时清理、清洗;周边环境保持整洁有序,无黄土裸露,无卫生死角;工具间内保洁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公共厕所内具备保洁、除臭及消杀措施,不得有明显臭味。
此外,公共厕所内外消毒措施要规范到位,全面消毒频次不应低于每日1次,洗手盆、扶手、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不宜低于每日3次。人流集中时间段或防疫期间,按照卫生防疫的标准和办法,适当提高消毒频次。
在布局方面,商业街区周边道路、主干道公厕设置间距不大于400米,其他区道路周边公厕设置间距不大于1000米,公厕密度不低于每平方公里4座。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公厕数量多了许多,而且标识也更醒目更方便找寻。”近日,在民心河西线步道上,正带孩子散步的市民李丹对石家庄市公厕建设的成果表示肯定。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开展主城区公厕提标建设管理行动,对现有公厕提标改造,新建、续建。眼下,随着一座座高标准现代化公厕亮相,市民如厕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精致漂亮、功能齐全的公厕成了街头的一道道风景。
为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方便市民使用,近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石家庄市主城区公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公厕规划、建设标准、细化公厕维护管理责任分工、设置公厕使用者行为规范。
《办法》指出,城市公厕是指在公共场所独立设置或者附设于其他建筑物设置,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厕所,主要包括环卫公厕,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所配套公厕,以及单位对社会开放公厕。
公厕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卫生适用、环境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旅游景区、机场、火车站等,大型商场、展览馆、影剧院等,陆地面积大于2公顷的公园、大中型市场和停车场,均应当设置公厕。举办大型商业、文化、体育等活动时,活动场所内及附近没有公厕或现有公厕不能满足用厕需求的,应当设置环保移动公厕,按照标准做好保洁服务,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撤除。
同时,公厕应建立导向牌、提供电子地图等指引服务系统,方便社会公众使用,公厕的外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具备条件的公厕进行美化、亮化。采用卫生、实用、节能、防异味的技术和设备,配套设施方便老年人、儿童和妇女使用,并按照规定设置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不得移动、停用、改变用途或者擅自拆除公共厕所及其附属设施。
结合公厕管理的实际情况,《办法》对公厕的日常维护管理责任进行了明确,其中环卫公厕由区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公共场所配套公厕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单位负责,单位对社会开放公厕由产权单位或者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公厕的保洁实行专人负责,确保墙面保持整洁、完好,无乱涂乱画,各类设施、设备齐全、完好,厕内无蛛网、无异味,地面无积水、杂物等,按规定定期消毒。环卫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公厕使用者必须文明使用公厕,爱护公共厕所的设施、设备,尊重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为进一步保证公厕卫生整洁度和管理服务质量,由市城市管理部门制定公厕检查评分细则,每月对主城区环卫、园林、交通、市场、水系等公厕的卫生及设备、设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检查结果通报至各责任单位,有问题的及时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主城区每月评选出50座优秀管理公厕,10座最差公厕,每年评选出100座五星级管理公厕,定期通报。
公厕是一座城市的隐秘角落,是反映城市文明高度的一张名片。在杨浦新江湾城街道,有一座公厕不仅洁净、美观,还与周边的生态紧密相关。白墙青瓦、绿意萌动、斜阳疏影,传统对称合院式的建筑布局,艺术感满满。看这外表让人很难想得到这竟然是一间公厕。政悦路篮球场公厕不仅在入口处设计大树围合的景观,屋面排水还践行了海绵的城市设计理念。

海真保洁杨慧萍介绍说:“它上面的设计是一个斜坡,下雨天可以进行雨水收集。直接通过两根管道灌输到下面的绿化带,比较环保,包括周边的环境保证没有积水,比较顺畅。公厕周边的环境保洁,会进行日常捡拾毛垃圾。”
有市民表示:“这个公厕通过改造以后变得更现代了,生活气息更浓了,设计很有特点,整个它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显得非常融合。”
政悦路篮球场公厕,毗邻杨浦区江湾湿地公园篮球场,周边公共休闲空间大,人流量相当高。相比改造前,如今的公厕不仅厕位增多,卫生洁净,而且除臭除蚊、紧急呼救,数字大屏等智慧手段应用齐全。
从第三卫生间,更能感受到这间公厕的魅力之处。墙上彩绘彰显运动元素,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大、小坐便,母婴便民设施十分齐全,非常贴心。
有市民感叹:“能感觉到这里进来以后就没有异味,洗手间还有洗手液,洗完手还可以烘手,这些都很好、比较新潮,感觉像宾馆。”
到了夜晚,由于公厕入口顶面设置了蜂窝形仿木格栅雨棚,经过圆窗LED灯光照射与外墙涂鸦绘画相映成趣,浑然天成的活力氛围扑面而来。
杨浦区绿容局环卫管理科科长夏琼表示:“我们前期在做一个改建的调研需求,跟设计师团队有充分沟通,结合区域特点突出时尚跟活力两个元素。多维度融合创新设计,从外观设计、功能创新、人文关怀、绿化环保、文明推广、抗疫防护这六个方面体现六美理念,来营造我们的最美公厕。打造可休闲可休息的‘方便’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杨浦公厕管理服务在市容环境满意度测评连续多年位于全市前列,今年政悦路篮球场公厕入围全市最美公厕评选,共青路和阜新路2座已创建成功。
从细微处提升管理能级,城市公厕越来越美。目前,杨浦全区共142座环卫公厕,闸殷路绿地等4座公厕已列入2022年的公厕改建计划中。此外,杨浦还将提升保洁服务软实力,进一步培树行业服务明星、服务标兵,打造杨浦公厕服务品牌。
“环境宽敞明亮,里面整洁卫生。”近日,杭州淳安县千岛湖秀水广场内的公厕,让群众纷纷点赞。市民王立平说,现在的公厕不仅宽敞干净,还增设了无障碍设施,彻底摆脱了原先的“脏乱差”。

公厕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强化城区公厕服务、提升公厕环境,日前淳安县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中心开始实行公厕管理“所长制”,54名党员干部担任了公厕“所长”。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对公厕进行指导服务,有效补充了公厕管理力量,提升了公厕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服务水平。
每天,千岛湖秀水广场公厕“所长”马捷和保洁员龙章荣都要将公厕进行冲、洗、擦三步骤无死角清扫作业,并对风扇、无障碍标识、呼叫器、水龙头等设备设施进行日常排查。细致的排查工作也为正在推进的无障碍设施改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保洁员+所长”联动,实现“1+1>2”的效果。“公厕‘所长制’工作的展开,更好地保障了如厕环境,也提高了公厕规范管理品质。”淳安县环卫保障中心副主任方锦说,公厕“所长制”将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有助于发扬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实干创新精神。
实际上,公厕管理“所长制”早就在杭州“生根发芽”。记者从市城管局环卫固废中心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杭州在上城区(原江干区)、萧山区等地试点探索公厕管理“所长制”,发动属地城管部门、行业企业和镇街村社党员干部,“认领”一座或几座公厕担任“所长”。在有“所长”的公厕管理牌上,除了有开放时间、保洁时间、管养单位、保洁人员等信息,还多了“所长”姓名和联系电话。现场保洁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所长”们将及时跟上,通过自身的管理职能落实整改反馈的问题。
杭州市城管局环卫固废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来公厕“所长”作为一线业务骨干,不仅承担起部分检查、保洁、维护等工作,还从多方面为公厕管理提供具体实用的业务指导。接下来,公厕“所长制”将扩大到农村公厕的长效运行管理中去,推动“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
— — — — — — — — — — — —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图片等来自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公共新闻频道 荔枝网李硕 董路 宿迁台 报道)、沧州日报(记者:尹君伊)、石家庄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宠)、上海杨浦(文字/图片:王歆瑜)、杭州日报(通讯员 周琛 李扬 记者 任彦/文 张之冰/摄) 等,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转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订、删除!谢谢!
原定2021年11月11—15日在北京市举办的“2021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暨2021中国环卫博览会”因疫情延期召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参展参会相关事宜,欢迎咨询联系组委会,服务热线:1861558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