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智能更精细更环保,“四叶草”内垃圾分类的“新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
满溢报警的5G智能垃圾桶,2辆新能源清扫洗地车,“戴面具”的果壳箱,24人的可回收物分拣团队……第四届进博会已进入后半程,“四叶草”内垃圾分类的“新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记者在场内发现,进博会的垃圾分类一年比一年更智能、更精细、更环保。
图说:进博会场馆通道里设置的5G智能垃圾桶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上午,记者在国展中心3馆7号门前看到,一组包含有2个干垃圾桶、1个湿垃圾桶、1个可回收物桶的5G智能垃圾箱,如同一排漂亮的储物柜,吸引了观展者的目光。轻点屏幕,点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等按键,箱体上的门就会打开,等待“吞进”垃圾。“我们今天刚进馆,就看到了垃圾桶,挺先进的。”来自安徽的一位观展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屏幕上还有一个“儿童模式”按钮,点击后扔垃圾的按键就会降低到适合儿童的身高。而扫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还能用虚拟货币兑换商城礼品,一环保分相当于一元人民币。
“每个垃圾桶顶端,都有一个红外垂直感应器,可以监测到垃圾是否超限,超限即会报警。后台可以监测到每一个点位、每一个桶的垃圾满溢情况。”垃圾桶边,上海梓砼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维正在为使用者进行指导。他表示,今年“四叶草”内共添置了33组、147个智能5G垃圾桶,分布在每个展馆的3号门和7号门前。前期,政府部门和国展中心管理方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人流量,设计了“一拖三”“一拖四”甚至“一拖六”的精细化方案,即每组垃圾桶的干、湿、可回收桶的数量都是“量身定做”的。
图说:进博会垃圾中转站及新能源环保车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记者又来到北广场垃圾中转站边,一辆崭新小巧的清扫洗地车正在充电,“吃饱饭”后即开始边洒水、边清扫地面。据悉,场馆内今年添置了2辆这样的新能源洗地车,在一整天的会展结束后,两辆小家伙就趁夜深人静,开始对0米层和16米层进行清扫,每晚要扫两遍。
“红线内,今年新增了两辆新能源洗地车,红线外新增了16辆新能源清扫车。这些车辆的运能和处置效率与燃油车相差无几,我们希望将进博会办展向节能方向发展。”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王震涛表示。目前,场馆内的干垃圾清运处置量每天在10车左右,湿垃圾在三四车左右。
还有一个小变化,就是场馆内外的果壳箱都加了盖,如同戴上了“面具”。记者看到,场内果壳箱的可回收物上,都有按不同形状可回收物设计的投口,方便大家投放。场馆外的二层步廊上的两分类垃圾桶,也加上了新盖子,废纸张、废瓶罐和其他可回收物都能通过各种投口,各归其位。
王震涛介绍,目前,场馆内有一个24人的团队,专门在现场对可回收物进行二次筛检。而前端则有405人的宣讲团队,在现场指引、宣传垃圾分类。“若场内达到5万人以上的密集程度,所有垃圾箱体的盖子都会打开,方便大家投放。”
据悉,本届进博会,国展中心在垃圾分类和清运处置方面安排了近500人的保障团队,设置了4500个垃圾桶和果壳箱,16辆短驳车和11辆外围保障清运车。
— — — — — — — — — — — —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图片来自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转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订、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