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日本留学的龙吉生博士得知自己的赏樱之地是垃圾焚烧厂时,触动了他投身环保的想法。今天,他在中国为建设理想中的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核心的静脉产业园区而努力。
在他的蓝图中,园区首先应该与周边形成一个和谐社会,是公共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可小憩,可游玩;园区中,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双循环,不仅可提高经济效率,更是通向碳中和的必经之路。
龙吉生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3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日本留学的龙吉生博士得知自己的赏樱之地是垃圾焚烧厂时,触动了他投身环保的想法。今天,他在中国为建设理想中的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核心的静脉产业园区而努力。
在他的蓝图中,园区首先应该与周边形成一个和谐社会,是公共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可小憩,可游玩;园区中,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双循环,不仅可提高经济效率,更是通向碳中和的必经之路。
1988年,龙吉生入选中国政府第七期“硕博连读”的公派留学生。揭开留学目的国“盲盒”那一刻,才知道他去的是日本。他吃了一惊,因为从未学过日语,甚至他都不曾想过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更何况现在还是以出国的方式。
直至今日,当别人问起他成为“天选之子”时的感受,他冲口而出的始终是:“不知所措”。但是,大爱无言,国家在外汇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将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想尽办法筹措资金,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天选之子当然也会全力报效祖国。
“母亲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多言辛苦,但是经历过贫苦的孩子会尤其记得母亲的付出。”
如今,龙吉生博士回国创立的康恒环境已然跻身成为中国名列前茅的环保科技企业,他不仅推动了中国环保技术和理念的发展,还用创新技术开启了全球化之路。
成立伊始,龙吉生博士将康恒环境的使命定位为“一起做点事”。可这点“事”并不简单,那是“创造更洁净更友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全球领先的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
他的心中也有一张蓝图,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成为大家喜爱的休闲公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唤起全民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快更好地实现碳中和的愿景。
垃圾焚烧发电是电厂的一种形式,只是将煤炭或其他燃料替换为垃圾,但由于垃圾的特性,需要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杜绝异味和有害气体排放,保证对环境与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全面启动,但当时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难以解决:一是本地居民不认同住家附近建设焚烧发电厂,二是设备进口比例太大、成本太高,而且水土不服,而国产设备却还不能全面应用。
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康恒环境发展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解决焚烧设备国产化的难题。
在实现国产化的这条道路上,究竟是引进技术还是拷贝技术?龙吉生博士选择的是前者。他长年从事研发,非常清楚起步阶段就要站在巨人的肩头,不再花时间重复国外已经成熟的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加快企业发展的进程,加快实现全面的国产化。他顶住初创公司的资金压力,从日立造船公司引进先进的垃圾焚烧机械炉排技术。但是国内对此的质疑声却很大,因为焚烧炉系统复杂,炉排条的材质和铸造工艺要求很高,人们质疑为什么不购买现成的设备?即使买了技术,企业能造得出来吗?
而很快,康恒的韧性与他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就让人们由质疑声变成掌声。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康恒环境起步时就上马研制出单台600吨级焚烧设备,这也是当时国内处理规模最大的设备。
紧接着,设备又朝着大型化、高效率和高排放标准的目标不断提升,从单台750吨、850吨、900吨到今天实现了1000吨级的生产,市场占有率更是突破40%,康恒一跃成为垃圾焚烧技术与设备领域领导者。
掌声之后,他并未满足于现状,放下功劳簿,开始酝酿下一个发展之路:康恒环境是时候为焚烧发电市场开辟新局……
“我们把园区变成了花园,变成了循环经济园区,变成了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社区,让原来的‘邻避现象’变成了‘邻利效应’。” 珠海、宁波之后,青岛、沈阳、太原、西安、武汉、南昌……康恒环境静脉产业园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遍地生长。现在,康恒环境已在全国取得60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超10万吨,约占全国的10%。
中信产业基金投资康恒环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实集团和宁波城投等投资人非常认可康恒环境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于2020年成了康恒环境的新股东。康恒环境的成功案例也因此入选哈佛商学院2021年秋季案例。
他心心念念30年的环保梦想终于在中国落地。
得益于不断地开拓创新与广泛应用,现在,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垃圾焚烧发电的规模已经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龙吉生博士为此开玩笑:“以前常听说提起海军,只分为美国和美国以外的海军,而现在提起垃圾焚烧发电,只有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了,中国技术走出去的时机成熟了!”
更重要的原因则为,现在全球有70多亿人口,而目前真正享受到垃圾焚烧发电服务的只有约20亿人口。将先进的环保技术与理念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才会真正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举措。
对于走出去这件事,龙吉生博士认为,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出海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与中国高铁有点类似,但是国产化率比高铁更高。高铁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都是中国对全球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卓越贡献。
欧洲日本的高铁应用了数十年,而发展中国家却迟迟无法使用,因为太昂贵,但是,当中国国产化并大规模使用后,形势完全变了,发展中国家用得起,而且欧洲日本也纷纷降价参与竞争了。这一点与垃圾焚烧发电极其相似。
首先,中国在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国产化,大大降低了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使得吨垃圾的补贴费从数百美金降到数十美金,中国模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能够接受的程度;其次,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国情更加接近;再次,中国积累了大量的适应发展中国家特点(高水份、低热值)垃圾的焚烧发电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使得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更加适合发展中国家。
康恒环境的全球化目标是:2025年在海外再造一个康恒。不仅与法国合作伙伴合作向欧洲和非洲延伸,更是积极进入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空间巨大,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孟加拉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迅速,菲律宾、斯里兰卡、老挝、缅甸等国则也开始起步。
“康恒环境正继续在海外创造更多发展奇迹,力争让垃圾焚烧发电成为中国又一张国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