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模式” 要出圈 山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经验走向全国
作者abc:环卫微视界
2022.06.24
 
 
为做好《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贯,加快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度,5月底以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管局)举办了两期《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线上讲座。其中,第二期菏泽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蜜做专题交流,作为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市、区)代表进行了精彩分享。日前,中国建设新闻网刊登了“单县模式”,现予转载,敬请了解关注!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是湖西革命老区,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总人口127万,下辖22个乡镇(街道)、502个行政村。近年来,在省、市城市管理部门指导下,单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最终确定了符合实际、投资较少、易于复制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单县模式”,实现了全县覆盖。单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可总结归纳为“三个创新”“三个精准”和“三个强化”。

 

首先是“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创新和“执法管理”模式创新
 
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单县始终坚持资源化处理,因地制宜探索确立了“厨前垃圾规模化养殖、厨余垃圾专业处理、其他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利用”模式,利用厨前垃圾养殖黑水虻、蚯蚓等,如今市场已经供不应求。
 
单县率先引入“智慧监管”理念,其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设有垃圾分类板块,对全县相关督导人员、运输设备等信息进行全时段、全覆盖智能监管,促使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同时,该县还创新推出“一体、二层、三维”的执法下沉新模式,以“真干真放、不足县帮、缺失县补”的方式,将执法权有的放矢地下放到乡镇,县乡两级合力推进垃圾分类。
 
其次是实现“精准收集”“精准转运”和“精准处置”
 
单县是千年古县,千百年来民间早已形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各家各户的可回收物通常能够得到基本解决,由政府主导精准收集的包括厨前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体制,单县在智慧平台上设立监管模块,实现从户到收集站点的精准监管。在转运环节,单县组建了“厨前、厨余、其他垃圾”三支专业运输队伍,采用三种不同的运输车辆,分别进行转运。
 
近年来,单县先后投资8亿元,构建起完善的垃圾分类末端处置体系,以完全本地处置为根本原则,确保收集长效、处理及时、运距最小。
 
最后是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和强化“宣传保障”
 
单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县乡两级均设立专职机构,制定各类规范性文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考核指标,建立起长效机制并贯彻落实。
 
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垃圾分类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单县通过定任务、定目标、定责任,对垃圾分类收集人员、转运车、垃圾处理站等进行专项补贴。在宣传工作方面,单县近几年来先后建成1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和22个垃圾分类主题广场;结合各种群众活动,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将这一理念向社会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 — — — — — — — — — —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建设新闻网(记者:刘蜜),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后转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问题请联系请联系18615581737(微信同号)
 
往期精彩:
第二期线上讲座观看人次再创新高 下期连线更精彩
 
十五年风雨兼程沧桑巨变,戮力同心;
十五年砥砺前行创新引领,感恩有你!

 

2022山东省第十五届城乡环境卫生设施设备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博览会将于9月1-3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15年初心不改,16城共襄盛会,再聚“仙境海岸·鲜美烟台”,诚邀行业人士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