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一箩筐,还有来自天宫TV的太空厨余垃圾处理哦!
作者abc:环卫微视界
2021.11.29

 

餐厨垃圾处理是当前行业热点,也是丞华环卫展关注的重点,就近期餐厨垃圾处理资讯我们稍事整理,从专业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到定点处理设施设备,甚至太空“厨余垃圾”处理都有收集,以供行业人士参阅,欢迎转发!

 

河南许昌:餐厨垃圾即将变废为宝

怎样解决“吃”出来的垃圾?一些地方尝试通过科学的收运和处理方式,将餐厨废油、餐厨垃圾等变废为宝。
 
随着河南省许昌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厂的建成,许昌市将实行餐厨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向专业化、规范化迈出坚实一步。2021年10月30日,记者来到许昌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厂,为您探访餐厨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许昌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厂项目完工
 
2021年10月30日上午,记者在许昌市静脉产业园看到,许昌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厂已经建成,车间内各种设备已经安装到位。
 
 
“该项目是许昌市建设国家‘无废城市’试点的重要实践。”许昌市城管局环卫处主任周建生介绍,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许昌市的餐厨垃圾将集中运往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变废为宝,转化为可发电的生物质,中心城区将结束门店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混运、混处的历史,许昌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几年前,许昌市开展垃圾分类投放提升、收运管理提升、处置能力提升、宣传普及培训等专项行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许昌市虽然在源头上实行垃圾分类,但因长期缺乏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面临餐厨垃圾处理难的尴尬。2019年年初,许昌市结合实际情况,聘请专业公司,制定了《餐厨废弃物处理系统实施方案》。
 
2019年以来,许昌市先后完成餐厨废弃物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项目设备采购需求的确定及项目招标等工作。中标企业德国欧绿保再生资源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总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200吨,一期建设规模为100吨/日。经过紧张的施工,目前该项目综合楼、预处理车间、废水处理车间等已经建成。
 
选取国内领先的厌氧发酵工艺
 
“该项目餐厨垃圾处理基本工艺为‘预处理分选提油+厌氧发酵’,即厌氧发酵工艺。餐厨垃圾经预处理后将最大限度地分离油脂,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油脂经过加工可以对外出售,沼气可以用来发电或作为燃料,沼液、沼渣等废弃物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达标处置。厌氧发酵工艺是国内目前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应用较多的技术路线,经济效益较高。厌氧发酵工艺采用密封系统,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相对较小。”周建生说。
 
据介绍,1吨餐厨垃圾发酵产生约120立方米沼气,通过燃烧可发电约220千瓦时,供三口之家用电一个多月。该项目将使中心城区产生的餐厨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环境,提高卫生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该项目采用特许经营运作模式,特许经营期限为25年,以粗油脂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处理工艺,对许昌市中心城区(包含魏都区、建安区、东城区、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统一收运和处理。
 
构建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许昌市作为郑州大都市区次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各方面优势突出,有条件为大郑州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从而增强中原城市群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
 
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许昌市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国家供应链创新试点,引入全球先进的环保技术及管理理念,加快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德国欧绿保再生资源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公司将根据许昌市规划,针对分布较集中的重点县(市)和乡村,结合各县(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建立畜禽粪污、餐厨垃圾、旱改厕化粪池粪污及瓜秧秸秆多种有机废弃物协同综合处置中心。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对城市环境和垃圾处理企业来说都是双赢。这既降低了餐厨垃圾的处理成本,又让企业有了赢利的可能,从根本上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避免餐厨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此可见,只有走科学处置的道路,才能实现餐厨垃圾处理的良性循环。
 

浙江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日处理餐厨垃圾140吨,基本实现市区全覆盖

 

工作人员正在把餐厨垃圾倒入餐厨垃圾接料仓。

 

11月4日,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一辆辆贴着绿色标志的餐厨垃圾收运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依次驶入车间,车内的垃圾被缓缓倒入接料仓,最终进入全封闭的处理系统。车间内,工作人员紧张地忙碌着,各种机器设备有序运行。
 
“目前,我们平均每天要处理餐厨垃圾140吨左右,有时候甚至会达到160吨。”刚获得“浙江省城市市容市貌卫生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荣誉称号的车间员工王仙根介绍。
 
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项目是我市列入第一批省级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示范试点城市的重点项目,采用了国内先进的“厌氧消化+生物转化”高效处理工艺。目前,项目承担着椒江、黄岩、路桥和台州湾新区市区范围内餐厨垃圾的集中收运处置工作。自投运以来,共收运处置餐厨垃圾4万多吨,近3000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已纳入餐厨收运体系,基本实现市区范围全覆盖。
 
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64.7亩,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开工,2019年12月完成了该项目的一期建设,目前,餐厨垃圾设计处理规模为150吨/天。“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规模将不低于400吨/天,可有效处理台州市区范围内的餐厨废弃物。”浙江福星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雳介绍。
 
项目处理系统由七个子系统组成。餐厨垃圾首先经预处理系统的分选、破碎、除砂,分离为水、油和固体浆料;餐厨废水进入厌氧消化系统后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和供热;废弃油脂通过高温提炼成为生物柴油等能源材料;部分固体浆料可进入生物转化系统,变成蛋白饲料和虫粪肥料,用于鸡、鸭、鱼类的养殖和花卉的种植;整个循环中心配备完善的除臭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接下来,我们正在加紧实施项目改扩建工程,将餐厨厨余垃圾设计处理量由150吨/日扩大至400吨/日。同时,建设沼气净化和发电利用系统,将沼气转化为电能、热能,在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余电上网,最大限度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福星公司总经理助理於霞说。
 

浙江金华:一张“餐厨垃圾智慧监管平台”网来管住它 

 

今年以来,浙江省金华市积极推进餐厨垃圾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对餐厨废弃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直至粗油脂等固废出厂进行全链条、闭环式监控。
 
如今在金华,市区二环内1800多家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的餐厨垃圾,每收运一次,所有的信息就会上传到云端,在数字监管平台上留下痕迹。包括5000多只餐厨桶的信息,24辆餐厨收运车的运行轨迹、视频监控一目了然。
 
“通过这个监管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到每个环节的数据。如果某一天商户的垃圾量有明显增加或减少,就可以追踪溯源。通过‘一张网’,‘一块屏’就能研判商家是否有偷卖地沟油行为。”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金华市餐厨垃圾日均收运处置量达到100吨左右。经过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后,变成工业粗油脂、沼气等多种用途的“香饽饽”。
 

浙江南浔:推出易腐垃圾就地处理模式 提升垃圾减量资源化水平

哇,倒进去的剩菜剩饭变成肥料了!”“这机器真好,变废为宝,生态农场里的植物有肥料肯定会长得更好。”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水晶晶新城学校的垃圾分类实践课上,面对一台方形金属外壳的“大家伙”,学生们都眼睛发亮,充满好奇。
 
这台“大家伙”是南浔区引进的易腐垃圾处理设备。在同学们新奇的眼神中,校食堂工作人员打开机器盖子,倒入易腐垃圾。只见“大家伙”的处理槽不断“吞入”菜梗菜叶、剩菜剩饭。而后,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经处理的易腐垃圾,它们已由狼藉的厨房废弃物,变成了可利用的有机肥料。
 
这台机器之所以能完成从垃圾到肥料的转化,主要原理在于通过在搅拌仓中添加好氧菌等菌种,对易腐垃圾进行生物降解。比起从前,这样的方式更加环保、高效、便利。“拿我们学校食堂来说,每天产生的易腐垃圾大约有三四十公斤,以前都是由第三方公司运走处理。现在引进了这台设备,垃圾不仅能被就地处理,还能二次利用,实现易腐垃圾日产日消。”该校食堂负责人施国平介绍。
 
从集中处理到就地处理,是南浔区探索出的一个高效路径。该区垃圾分类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自2019年浙江省施行《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以来,湖州市高度重视、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该市建设目标,南浔区在基层推进落实垃圾分类,并优化其中的各个环节。目前,该区已逐渐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纵观垃圾处理的全链,“前端”的分类工作是完善了,但垃圾分类后的处理问题仍旧是一大掣肘。
 
易腐垃圾就是其中的一项“痼疾”。南浔区人口密集度较高,日均产生大量易腐垃圾。这类垃圾湿度高,易污染环境。该区以往一直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但此法对于垃圾的末端处置方式单一,还存在能耗大、占地大、存储散发恶臭、运输途中抛洒滴漏等难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该区前期开展了大量调研,并征求区级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的意见,最终,明确了易腐垃圾就地处理的方式,并出台实施方案。接着,该区筛选出了63家适宜推广易腐垃圾就地处理的单位,包括企事业机关、大型银行、医院等食堂、农贸市场等,从重点单位出发,开始逐步将垃圾就地处理落到实处。
 
在实施环节,除选定适宜的设备,确定硬件安装事宜外,该区还着重进行了操作流程的规范,要求每家单位至少确认1名专职负责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如今,在南浔镇政府食堂,就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将每日易腐垃圾投放到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中进行降解,产生的有机肥直接用作于镇政府内树木的施肥,或由设备公司工作人员回收进行二次堆肥。
 
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易腐垃圾处理的一条优秀路径。利用就地处理设备,可对易腐垃圾进行封闭式降解,实现易腐垃圾90%的减重,日处理能力达100公斤。降解产生的水、气经过设备处理后可达标排放,产生的有机质达到国家有机肥标准和安全性检测标准,可直接用于种植活动,或统一进行二次堆肥,增加肥效面向市场销售。
 
除环保化、资源化处置外,该方法还具有经济实惠的优点。以100kg的就地处理设备为例,其单日运行费用为21.2元,每10天内可处理1吨易腐垃圾,每吨处理成本在212元以内。易腐垃圾的处理成本降到了原先的77%。
 
截至目前,南浔全区已在51家单位投放使用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59台,日均就地处理易腐垃圾3.92吨左右,日均产生有机肥392kg左右。
 

浙江乐清:“吞”餐厨垃圾 “吐”再生资源 可日处理300吨餐厨垃圾

10月28日上午8时许,一辆从乐清市环境卫生管理总站出发的餐厨垃圾回收车驶入位于乐清湾港区的乐清市餐厨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将车上餐厨垃圾卸载,10吨餐厨垃圾经过斗提机进入主车间的预处理系统。
 
“通过破碎、挤压制浆、加热提油这几道工艺,可以使餐厨垃圾固相与液相最大程度地分离,低含水率的固废运出厂外协同处置,液相除杂后进入厌氧发酵系统。”在餐厨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心主车间,乐清宝通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指着主车间内偌大的处理系统说,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将产生的沼气用于车间运作的能源循环,有机率高的沼渣运往加工厂制成有机肥,产生的废油脂炼制成工业油脂,而其他固废将送往焚烧发电,实现资源安全而有效的“二次利用”。另外,液相通过厌氧发酵等水处理系统工艺达到符合排放要求。
 
记者了解到,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其特点在于产量巨大、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垃圾发酵易腐易烂。为了加快我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餐厨废弃物的流向,保障卫生安全,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去年,我市结合实际情况投入建设餐厨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项目,目前该中心已启动试运行,承担建成区以及虹桥、大荆片区的酒店、企事业单位餐厨垃圾处理,日处理规模可达300吨。
 
 
“过去,餐厨垃圾多由产生单位运送至属地环卫中转站,经过集中回收后再进行转运,运送到温州进行处理,转运的过程容易导致餐厨垃圾的偷运和泄漏。”市环境卫生管理总站负责人介绍,此前全市餐厨垃圾日运输量约62吨,如今乐清有了自己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已配备15辆餐厨垃圾收集车,实现点对点的垃圾收集,日运输量将提高至80吨左右。
 
 
作为乐清首个对餐厨垃圾进行专业处理的项目,乐清市餐厨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心还将通过完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处理工艺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进一步有力地加强餐厨垃圾综合管理,巩固环境卫生成果,为我市推进绿色发展、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添砖加瓦”。
 
天宫TV :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处理“厨余垃圾”?“出差三人组”为你展示
 

 

— — — — — — — — — — — —

 

责声明:本文综合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刘豪)、台州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魏志阳,朱浙萍等)、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林伊格)、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号等资料图片和视频,为互联网公开发布并经整理转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订、删除!谢谢!